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經營中心頻道>藝術>焦點>

這個可以“吃”的設計展想告訴我們什么?

這個可以“吃”的設計展想告訴我們什么?

分享

看過那么多展覽,你看過可以“吃”的展覽嗎?最近,華·美術館就有這么一個好玩好看又好吃的“吃設計”展覽。

?

展覽作品《米·你的人生》。

?

瑪瑞吉·沃格贊

看過那么多展覽,你看過可以“吃”的展覽嗎?最近,華·美術館就有這么一個好玩好看又好吃的“吃設計”展覽。

這也是全球“吃”設計先驅瑪瑞吉·沃格贊在中國的首次個展。展覽由華·美術館主辦,荷蘭王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深圳市南山區委宣傳部(文體局)支持,展期持續至2018年3月4日。

她是全球首位“吃-設計師”

來自荷蘭的瑪瑞吉·沃格贊畢業于埃因霍溫設計學院,目前擔任該學院“人與食物”專業帶頭人。她于2016年創立了荷蘭食物與設計研究院,從事“吃”這一設計領域的研究長達18年。據介紹,以“食物”為創作對象的設計師往往被稱為“食物設計師”,他們探索食物帶來的各種感官體驗:例如越發精致的擺盤、講究的營養搭配、創新的原料和加工流程,抑或是造型感十足的食物設計,不斷驚艷著人們的感官。對瑪瑞吉·沃格贊而言,大自然所創造的食物已近完美,為此,她另辟蹊徑,以“吃”這個行為作為切入點,成為了全球第一位“吃-設計師”。

瑪瑞吉認為食物的形態只是講述故事的一種手段,她的研究并不僅僅局限于食物本身,而是將食物視作生命的源泉、世上最大的經濟力量、維系著每一個人的載體,從食物的產地、加工、生產、消費、禮儀、心理、歷史、文化等范疇進行“吃”這一動詞的設計。她告訴記者:“我們說的食物不僅僅只是我們盤子里面看到的那個東西,它也需要生長,它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它的營養又經過怎樣的過程進行轉化,這些都是和人類緊密相關的。”

因此,“吃設計”是一個新鮮的概念和全新的創作路徑,瑪瑞吉嘗試著用行為、裝置等多種方式展現食物的力量和對新的進食行為的探索。

通過食物促進人的相互理解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展出的14件裝置、影像和設計作品,不僅是瑪瑞吉對“吃”這一概念最直觀的探討,更是通過多種多樣的互動形式,幫助人們感受和理解“食物是與人類關系最為親密的材料”。

其中,作品《唇唇欲動》中每一樣餐具上的食物都是真實的、可食用的,放大強調人類器官與食物進行的最親密接觸;而高高低低的餐具遠遠看去,也像我們所居住的高低有致的城市建筑。玻璃滴管裝置作品《淚滴》,則以互動玩耍的方式在二人之間創造試驗關系并體會各種情緒。在互動作品《鏡食》中,兩位觀眾坐在一張桌子前,互相只能看到對方的嘴,在耳機語音提示下通過鏡子與對方一起做一個面包。這些作品是從“吃法”上進行了最純粹的討論,研究食物帶給人的直接觸感可以增強人類接收食物本身時受到的沖擊。

食物進入我們的胃,從而激活我們的大腦,喚起強烈的記憶和情緒。因此,瑪瑞吉不僅通過她的作品讓人們對自己所吃的食物及其吃法有更深刻的了解,她還希望觸動和激發參與者的反應,促進不同人群之間的相互理解,喚醒人們對過往時代的記憶,從而通過食物和吃法來觸動他們的內心。

作品《口口相傳》、《米·你的人生》以及充滿感性、促使不同人群交流回憶的喂食互動作品《吃·愛·布達佩斯》,則是通過食物背后衍生出的日常故事,傳達出食物應有的人文屬性,并在互動中感受與理解他人。瑪瑞吉說,“兩個陌生人之間如何能夠相互去感受,我覺得喂養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喂食其實是我們人生中非常重要且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

重新認識和發現食物

瑪瑞吉·沃格贊在多年的設計研究探討中形成了屬于自己的“八大靈感”理念,這八大靈感包括:感官、自然、文化、社會、技巧、心理、科學及動作,她認為這些靈感能夠給食物設計師和創意作品提供思考來源。

“我們生活的時代,很少有人是挨餓的,大多數人都有很多的東西吃,甚至是有太多的東西吃,在食物上人們已經達到了一種生活的富足,但人們卻忽略了食物的美好,造成各種資源的浪費。”她說。

比如作品《糖槍》就是用糖制成一把把槍,并用糖果作為子彈,意在指出高糖類食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植物骨骼》和《草本動物》是從食物構造和存在方式、進食者生理和心理進行探討,瑪瑞吉用一些素食品仿制成肉類,并虛構出了幾種草本的動物。

在《雞蛋交易所》,你可以將雞蛋領走孵化出小雞,也可以拿去煮面,不同的選擇會得出不同的結果。而從食物烹飪方式進行研究的作品《炮根問底》和食用工具的再創造作品《垂涎》,都是對如何食用進行再思考,從而映射我們生而為人的根本。

受到未來主義的影響,作品《意面桑拿》則通過融合聲音和不同的感覺,讓人們沉浸在一種意面帶來的閑適散漫的體驗中,與未來主義者倡導速度、激進和動力形成強烈對比。在這個作品里,觀眾不僅可以看到一個意面團的制作過程,甚至可以當場煮熟食用。

通過此次為期三個月的“吃設計”展覽,食物與設計創作視角相結合,將為觀眾提供一種重新觀察思考日常生活的可能性,讓更多人發現食物的內涵和其背后所蘊藏的故事,傳遞隱藏在“吃設計”之下的反思、關懷、期待和愛。(記者 謝晨星)

[責任編輯:陳曉玲]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网站 | 中文字幕女人天堂ab在线 |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黑白配 |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特一级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