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報告會是比較宏觀的觀察。首先,進行宏觀經濟環境進行分享。第二,中國消費者偏好觀察的分享。第三,品牌商和零售商如何應對新常態。第四,如何衡量體驗回報率(ROX)。
普華永道每年會針對全球消費者洞察做報告。從宏觀經濟來看,在場業界朋友可以了解到,整體GDP和零售消費市場,這幾年來是比較偏緩的趨勢。CEO主要的擔心,最大的點在于整體的供應鏈中斷。這也作為了一個背景,從今年整體消費環境來講,因為中美貿易戰,打斷了一些該有的節奏。
從中長期來講,可以見證到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上更偏向于獨立、自我、靈活性。不管是在制造業維度,或者是研發維度,都會處于獨立自我發展的階段。
2014年,國內GDP成長了49%。這五年下來,通過國內消費GDP成長的驅動,已經上升到76%,這是一個很大的提升轉變。
但是在整體新消費的環境下,我們看到零售商遇到了很多挑戰,包含整體的盈利受限的挑戰。
(PPT圖示)這是上海A股上市公司的獲利程度,可以看到還是明顯偏低的。但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對標是銀行業這種利益上比較好的企業,可以看到從2018年以來,整體的增長速度是在下滑的。
第二方面,國內消費者偏好有什么不同?這是基于我們做的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進行的分享。中國消費者跟其他國家的消費者相比,國內線上消費的偏好遠遠超出于全球其他的國家,但是在線下消費沒有太多差別。近幾年大家花了很多時間講線上新零售相關的嘗試,事實上很大的一部分是因為線上是銷售能力的總體,這是跑不掉的。另一方面,從消費頻率來看,線上采購程度中國也是遠遠大于其他國家的水平。
中國的消費者在持續進行消費升級,包括整體的奢侈品行業,這幾年也進行了雙速倍增長。如果大家對奢侈品行業比較了解,事實上有時候在經濟環境整體不太好的大環境下,反而這種輕奢侈品的市場會持續增加,可能會超過原本的預期。
除了整體的消費升級,我們也看到中國的下行市場會是未來大家力爭獲勝的區域。一線城市跟二線以下下行市場的差距在持續縮短,當未來消費環境慢慢趨緩時,這會成為未來銷售的主要增長點。同時間可以看到,通過我們做的調研報告可以發現,下行市場相對于一線城市大家在房屋的花費比例來看,二三線城市反而有比較多的收入可以用來做生活上的消費,這是蠻大的主力。
現在北上廣的消費體量在15年之后,會有100個城市有現在北上廣的消費活力和體積,以后未來的增長都會在這些城市,所以大家會有更多的消費意愿。
我們針對下沉市場的消費者也做了初步調研,跟一線城市的消費者相比,他們的消費指數比較強烈,有比較強的消費信心,并正在逐步朝數字化體驗發展,下沉市場會是以后的流量點。
我們做了初步的分析,他們有什么樣的特點?
第一,他們喜歡通過熟人社交。他們可以通過社交、電商的模式來做消費渠道,比如這幾年拼多多的崛起。
第二,線上娛樂。下沉市場的消費者有比較多的空閑時間,有數據顯示,他們平均在手機上花費的時間,包括在手機上花費的娛樂時間,是遠遠高于一線城市消費者的,包括抖音、快手這些,已經開始試著這些流量做變現,以及做電商的相關嘗試。
第三,他們屬于價格敏感區。對企業的啟發就是,當打下沉市場的時候,你的百分點、供應鏈管理比較做到極致,才能打好價格戰。
做完消費者洞察分享后,下一個主題是品牌商和零售商如何應對新常態。
因為整體的大環境對很多公司來說都有巨大的挑戰。跟前幾年相比,我們看到有些公司前幾年在做新零售的嘗試,屬于比較積極的策略,不管是投入也好,還是市場上的相關決策。可以看到,很多零售商和品牌商慢慢回到了銷售本質,不管是做產品還是服務,大家都會采取一定戰略支撐公司運營。
首先是注重整體的獲益能力,必須要活下來;第二個是以他們自己的消費者為中心。第三個是追求運營卓越。兩三年前,零售商談的是如何做門店拓展,包含我們遇到一些業界的朋友,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做到了比較合理優化的狀態。
我想分享一個觀點,如何通過數字化做新零售的供應鏈管理。對于比較傳統的供應鏈來講,我們發現零售價值鏈在于前端是面對客戶和渠道的,不管是通過線上模式,還是通過線下傳統門店,到后面供應鏈的產品開發和管理,因為通過了數字化的標簽,已經改變了整體運作的模式,從營銷、供應鏈、產品開發等不同維度,大家都在做不同的嘗試。
我會講幾個案例跟大家進行分享。從銷售渠道來講,2016年剛剛提出新零售的時候,大家采取的是比較粗放的戰略,比如剛剛講的抖音、快手這些新零售的平臺,現在淘寶和京東已經占據了市場寡頭,事實上會有這些比較小的新平臺出現,這就是市場演變的必然結果。之前有談到,拼多多、抖音、快手開始利用他們的流量開始做電商。另外一塊,從營銷的維度上講,全部的企業,包含很多品牌和零售商,他們會更有效利用數據做端到端更精準的營銷。可能大家通常比較少碰到的,就是如何利用數據做產品開發。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前幾年只有一些主要的大公司才有這種資源,利用大數據和消費者的數據做M2C相關的采購,做一些定制化的產品。
這幾年很多種小型的公司,都開始做這種項目嘗試,在產品開發、供應鏈管理上都是這樣的。有很多公司已經開始通過物流布局進行轉型,剛剛屈臣氏的胡總也講了,他們現在開始利用現有的門店做最后一公里的分銷,這些都是所謂新零售時代的數字化變革。
最后是采購和制造。很多企業已經開始通過數字化平臺把前端的銷售數據跟后端的制造跟上游供應商更吻合地結合在一起。所以近年來,很多公司開始看商品管理、產品管理的相關系統和工具,就是因為他們已經開始通過更數字化的工具幫助他們在運營上獲取卓越。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下ROX。相信大家已經很了解ROX的概念了,這是普華永道今年提出的新概念,我們在全球市場也在推出類似相關的看法,我們希望來洞察大家對體驗相關的觸點,如何在體驗的投入上進行更好的度量。
搭建ROX框架,要包含線上和線下的觸點,然后洞察關鍵的時間點在哪,包括主要的動因在哪里,我們已經開始跟一些AI公司進行合作了,做一些智能門店的整合,把ROX的概念用在智慧門店上,幫客戶做更好的ROX度量。
剛剛李總也談到員工的重要性,這一點真的是難能可貴的。當員工對你的品牌和企業有自豪感的時候,一定會有相關的影響力,一定會對消費者和客戶有一個很自然的渲染力,會形成很強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會體現在日常門店的運作里,企業價值的體現就在這里,之后很自然而然就會形成很好的財務結果,所以我們希望建立ROX的良性循環。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者市場,不同企業可以通過簡單的步驟做最佳化的ROX。
第一點,將消費者體驗融入整合價格鏈。
第二點,試點最重要的關鍵時刻,建立社群提升互動。
第三點,通過新科技、新技術把整體運營變成數字化,由數據驅動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