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

鹽田區鹽田街道

條評論立即評論

鹽田區鹽田街道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鄭創彬 通訊員 劉唱唱)多年來,位于鹽田港后方的鹽田街道,受制于土地空間緊缺、基礎設施薄弱、公共服務滯后、歷史遺留問題復雜等因素,轄區的社會治理和城區品質提升面臨諸多困難。


美麗、清澈的鹽田河

面對種種不利因素,鹽田街道堅持攻堅克難補短板,凝心聚力促提升。今年以來,街道黨工委聚焦打造創新創業產業重鎮、宜居宜業美好家園的目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中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營造安全的社會環境和優美的人居環境,持續提升老百姓的民生獲得感。日前,在2018深圳網絡盛典評選活動中,鹽田區鹽田街道榮膺“2018最受網民喜歡的十大幸福街道”。

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居民訴求,黨工委書記李金泉(右四)“現場辦公”解決居民問題

平安建設:多元共治助推社會治安持續向好

沒有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幸福感就無從談起。今年以來,鹽田街道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平安建設示范區”創建,鼓勵、引導廣大居民、企業積極參與,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優勢有序參與社會治理,探索完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機制,深入推進三級平安創建,強化治安重點整治,健全維穩工作長效機制,扎實推進平安示范區創建工作,轄區安全穩定水平和居民安全感、滿意度均明顯提升。

鹽田街道人民調解員正在調解糾紛

作為鹽田港后方陸域土生土長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鹽田街道人民調解員協會成立一年多來,參與和指導專兼職人民調解員調處基層社會矛盾糾紛逾800宗,開展平安宣傳、普法講座近80場,真正做到定紛止爭、案結事了,有效防止了“民轉刑”案件發生,筑建了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第一道防線”。在推進平安示范區創建,構筑平安防線工作中,除鹽田街道人民調解員協會之外,鹽田街道還充分調動拖車協會、港運工聯會、堆場協會、平江商會等組織的積極性,注重發揮協會商會和群眾團體在社會治理尤其是平安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大力營造平安建設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


鹽田街道開展平安宣傳活動

在出租屋和流動人口管理方面,今年以來,鹽田街道開展“六類場所、十項必查”和群租房、“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開展非法行醫排查行動,排查場所2781間次,上報疑似無證行醫線索23條;開展各社區人防工程隱患排查專項行動,上報重點區域(地下停車場)人防工程19條;調動多方群防群治基礎力量,推動綜治服務室參與共治,調解糾紛80宗,通報隱患181條;建立街道、社區兩級樓棟長QQ群、微信群,搭建互通的信息交流平臺。

治安環境的持續向好給轄區居民安居樂業提供了安全保障。統計顯示,今年以來,鹽田街道社會治安持續向好。110總警情、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分別下降4.8%、9.7%、26.2%,“兩搶”警情零發案,“兩盜”警情持續下降,實現了自四月份以來,轄區未發生一起有效盜搶警情,自五月份以來,主整路面未發生一起喝酒打架警情。

交通治理:全員共治助力交通秩序明顯提升

交通出行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是民生幸福感的直觀體現。鹽田港后方陸域空間狹窄、集運疏體系建設滯后、路面違停現象嚴重,暢通有序的出行環境一度成為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

“這個貨柜終于清走啦,人行道現在暢通了。”前不久,在鹽田港后方陸域交通治理聯勤聯動整治行動中,長期停放在永安北三街與明珠大道交匯處人行通道的一個廢棄貨柜被強制拖離,障礙交通的“釘子”被拔除,附近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這是今年鹽田街道片區糾正十余萬宗交通違法行為的其中之一。

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2018年,面對貨柜車停車位急速減少1500余個的嚴峻形勢,街道按照區委區政府鹽田港后方陸域環境治理三年攻堅行動計劃工作要求,繼續會同公安、交通等部門,通過體系化、機制化、規范化建設,在推進疏港通道建設、增加臨時停車位供給、加大查處違停和占道修車行為、打通交通微循環和提升道路通行效率等方面持續發力。通過打出交通治亂“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占道修車專項整治、僵尸拖頭集中清理等一系列“組合拳”,僅今年前十個月,就糾正各類交通違法行為12萬宗,查處貨柜車交通違法行為超過2萬宗。

在開展常規交通治理的基礎上,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持續用力,著力服務拖車綜合服務中心、人才保障房等市、區重大項目開展,并通過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等精細化管理措施,不斷改善轄區居民出行條件。與此同時,廣大居民也主動規范自身出行行為,積極參加交通疏導志愿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交通治理。

在加大交通整治力度的同時,為大力營造安全暢通、文明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提高后方陸域的人文向心力、文明感召力,今年以來,鹽田街道繼續深入推進鹽田港后方陸域“文明司機行動”,倡導“文明駕駛我承諾,安全出行我做主”理念,充分調動廣大司機參與交通治理的積極性,并持續增強其主人翁意識,自覺規范行車、停車行為,為緩解鹽田港后方陸域交通的壓力和矛盾提供了有力保障。

臺風“山竹”期間,街道、公安、交警、社區和各協會聯勤聯動

鹽田街道還注重發揮企業、社會組織、司機群體、居民群眾等各類社會主體作用,鞏固聯勤聯動成效,推動全民協同共治。超強臺風“山竹”的影響期間,街道、公安、交警、社區和各協會充分發揮聯勤聯動工作機制,協同配合、連夜奮戰,最終,后方陸域的交通狀況在8小時后就恢復正常,以往臺風過后長時間“癱瘓式”擁堵的現象不復存在,更是打破了轄區居民“臺風過后碼頭必堵三天”的原有認知。

在“聯勤聯動交通整治微信群”,每天鹽田港后方陸域哪個路段擁堵、哪家堆場運作效率低下,都能最先得到反映,交通問題得到及時、有效、妥善的處理。通過探索街道牽頭、多部門聯動、社會組織協同、企業和貨柜車司機響應的交通聯勤聯動工作模式,鹽田街道成功建立了職能互補、資源整合、信息共享、聯合調度、快速反應工作機制,后方陸域的交通內循環持續保持暢通,交通出行不再成為老百姓的一塊“心病”。

更讓轄區居民感到振奮的是,鹽田街道還以強有力的措施落實區委、區政府“近期緩解、遠期徹底解決”的工作要求,通過推動實施綜合治堵工程、貨柜車停場車能效提升工程、謀劃推進國際陸港建設等措施,努力從根本上解決鹽田港后方陸域拖車停放難問題。今年8月,鹽田國際新A閘建成使用,該工程以疏港交通“東進東出、西進西出、客貨分流”為目標,實現了進出港交通與社會交通的分離,減少車流的相互干擾,促進港區內外交通的順暢、港城協調發展,對減輕街道轄區交通擁堵發揮了重要作用。

安全生產:建立長效機制鞏固專項整治成效

沒有安全的生產生活環境,居民的幸福感就會大打折扣。鹽田港是世界單港集裝箱吞吐量最高的碼頭,集裝箱年吞吐量連年保持在千萬標箱以上。港口的快速發展,疏港體系建設的滯后、停車資源的緊缺、港口物流的產業特性,給位于鹽田港腹地的鹽田街道在安全生產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面對困難和挑戰,鹽田街道立足鹽田港作業區和后方陸域兩大區域,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管服并舉,多方聯動,以點帶面、以面帶全,實現安全監管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


街道、公安等部門主動上門指導轄區物流企業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以打擊“黑柴油”為例。“黑柴油”在鹽田街道屢打不絕,既擾亂市場,又帶來安全隱患,嚴重威脅企業經營和居民生活。根據黑油車經營“晝伏夜出”的特點,街道主動出擊,動員轄區企業和居民積極提供各類線索,并由班子成員帶隊在凌晨時分深入轄區堆場、停場車等隱秘處,摸清“黑油車”蹤跡及其運營規律,深夜“閃電出擊”“精準伏擊”,嚴厲打擊現行違法經營行為,整頓“黑油點”。今年以來,已出動1076人次,開展打擊“黑柴油”行動31次,暫扣“黑柴油”70余噸,暫扣人貨車或面包車63輛、10個柜體、2個油罐,轄區私賣“黑柴油”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產秩序得到有力維護,企業經營和居民生活安全、有序。

鹽田街道強力推進后方陸域堆場規范化管理

依循打擊黑柴油成功經驗,鹽田街道鋪開安全生產全行業、全領域“百日攻堅”十大專項行動。全年實現153次小散零星工程監管全覆蓋,229家“三小場所”、停車場、堆場、汽修廠違規住人清零,整改涉及危險品生產經營隱患78處,督促47家企業完成有限空間自查自糾,整治新能源充電設施單位47家,整改出租屋燃氣安全隱患454戶。

鞏固安全生產“嚴打”成果,還需要建立長效機制。鹽田街道在打擊“黑柴油”、專項整治系列活動中,順藤摸瓜,邊破邊立,通過體系化、機制化建設,陸續明確土地管理10項規則,制定后方陸域18大行業主體責任清單。全年簽訂全覆蓋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承諾書885份,指導2個工業園區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查找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通過建章立制,建立健全街道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品質提升:鐵腕推進打造美好幸福家園

城市更新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趨勢,是消費升級、城區品質提升的內在需求,更是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提升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的重要舉措。作為全市首個城中村異地安置改造項目,鹽田三村、四村、西山嚇村異地安置整體搬遷項目,涉及4個社區,47萬平米,3000多戶居民,項目的落地實施,對加快推動臨港產業帶建設,打造鹽田新的經濟增長極,優化片區功能布局,促進港城協調發展和優化居民生活品質意義重大。今年以來,鹽田街道緊抓項目推進,廣大居民積極主動配合搬遷工作,簽約速度創歷史最快,多個重大環節實現突破,搬遷項目回遷房建設不斷提速,7、8-1號地塊主體建筑進入最后驗收階段,9、10號地塊開挖基坑,11號地塊啟動工程建設監理招標程序,城市更新改造的步伐不斷加快。


整體搬遷項目高品質回遷房——山海城小區

美好的市容環境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更是轄區居民所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轄區市容環境基礎較差、硬件落后等情況,鹽田街道通過加強管理、確定職責和優化宣教,帶動廣大居民形成家園意識,推動全民參與市容提升,實現環衛指數實地考核逐次提升。今年以來,街道強力攻破“榮達停車場”“中集地塊”等14宗土地長期被強占難題,清理土地面積超過8萬平方米,清除各類違建69宗。針對建筑工地、天橋通道等10大類場所,嚴格檢查標準,明確區分職責,層層落實責任,鼓勵居民監督,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形成鹽田“河小二”、市容巡邏隊等8支超過2000人參與城市管理志愿服務隊伍,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熱情持續高漲,熱愛街道、守衛家園共識初步形成并不斷完善。

城市管理志愿服務隊伍積極參與市容提升等工作

民生服務:以需求為導向實現公共服務精細化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增進民生福祉,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多更優質的民生服務,是鹽田街道打造宜居宜業美好家園的內在要求。一支風清氣正、作風過硬的干部隊伍才能真正做到把群眾的每一個需求放在心中。2018年,鹽田街道實施基層黨建“四個提升”工程,從思想、組織、隊伍、陣地四個方面全面加強基層黨的建設,以強基礎和強隊伍為重點,塑造了黨員隊伍新形象,激發了基層黨建新活力。街道黨工委班子堅持帶隊深入一線調研,有效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回應群眾訴求109條。在掃黑除惡、交通治理、防御臺風“山竹”等重點工作中既提升服務居民的能力和水平,又鍛煉黨員、培養干部,促進基層黨建見實效、上水平。

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居民樂享幸福生活

社區是最基本的社會治理單元,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民生福祉。今年以來,鹽田街道大力開展社區黨群服務陣地提升工程,從硬件提升、功能設置、資源整合、制度建設方面發力。6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基本形成“一社區一特色”模式,開展了“好學生”“好青年”“好家長”等6個系列活動,服務群眾超8萬人次,黨群服務中心正逐步建設成為社區的黨員教育管理平臺、服務引領群眾平臺和協商共治平臺。

作為社區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計生和健康服務水平在鹽田街道得到大大提升。2018年,鹽田街道創新計生健康宣傳模式,廣泛開展家庭健康教育宣傳和服務活動,促進轄區家庭健康發展。全面推廣免費婚前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實現計生特殊家庭聯系人制度,就醫綠色通道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三個全覆蓋”。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關乎居民的家庭幸福和孩子的成長成才。據統計,鹽田街道片區小學學生人數5485人,其中非深戶籍學生4557人,占比超83%;初中學生人數1837人,其中非深戶籍學生1551人,占比超84%。也就是說,在教育這個直接關于民生幸福的領域,八成以上的非深戶籍學生,在鹽田街道片區接受良好的義務教育。

就業創業是民生幸福之源。今年,鹽田街道不斷優化就業創業服務,通過新聞媒體、微信平臺、社區終端等多種渠道,及時發布轄區企業最新就業信息,促進失業人員就業82人,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0%,家庭困難畢業生100%就業。同時,持續鞏固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成效,編制《鹽田街道海鮮街餐飲行業勞動關系管理指導手冊》,成立鹽田街道北山工業園區員工關愛服務站,高效調處勞資糾紛和化解不穩定因素,全年開展勞動爭議調解業務135宗。

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是每個人晚年生活想達到的幸福狀態。今年以來,鹽田街道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打造“老有所E”智慧養老工程。為轄區70歲以上老年人、60歲-70歲空巢老年人和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配發智慧養老設備,提供生活服務對接、情感關懷、就醫掛號、社交娛樂等貼心服務。據統計,智能穿戴設備日均呼叫258人次,累計接線服務29154人次。

鹽田街道還積極關注居民個性化訴求,以“民生微實事”項目實施為抓手,精準對接社區需求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能力。2018年共實施社區申報的項目104個,累計投入專項資金1200萬,極大豐富了社區服務內容和內涵。轄區20余個社會組織參與民生微實事社區服務和社會治理項目,重點培育了轄區公益性、服務性、自治性社區社會組織10余個,為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引入新力量,推進社會治理主體多元化,進一步滿足社區居民個性化需求。


[責任編輯:羅嘉華]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0 | 最新国产视频自拍2021 | 日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精品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v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