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尋找鵬城最美教師系列采訪記者 朱琳)9年的語文教學生涯,李丹楓老師覺得最幸福的是,對語文教育的熱情和喜愛依然如初。
回憶起2009年9月,李老師教學生涯的第一節見面課《呼風喚雨的世紀》,至今仍令她印象深刻?!安皇且驗槟枪澱n上得特別出彩,而是在距離下課仍有15分鐘的時間,我已匆匆忙忙上完課,面對著在座50多名孩子疑惑的眼神和科組老師驚訝的目光,我無地自容。記得踏進老馬(馬強國主任)辦公室的瞬間,便哭了?!崩畹骼蠋熁貞浀?,當時馬主任哈哈一笑,然后對她說:“我都猜到了,你準來我這哭鼻子?!北凰@一說,李丹楓老師羞愧的情緒也去了一半。緊接著馬主任又說道:“挺好呀,教態大方。中心句一抓一個準……”雖然李丹楓老師知道馬主任是在寬慰她,但正是那時的信任與包容,讓李老師下定決心要不斷成長自己。
可是,從教案的設計到課堂的把握,從導語的引入到環節的銜接……對于前輩們信手拈來的東西,當時的李老師卻無從下手。于是,她想到了一個看似笨拙的辦法——模仿。
從那開始,李丹楓老師大量地觀看大師名家以及歷屆全國小學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的視頻,為了把課堂中的每一句言語記錄下來,40多分鐘的課堂視頻她總要花上半天的時間才能看完。但是這些現成的養分確實滋養了她渴望成長的內心,成就了后來的美麗課堂。
白駒過隙,一晃到了2012年3月,民治街道舉辦青年教師語文教學大賽,李丹楓老師抽到了《人類的老師》一文。回憶中,她心情沉重,一年前失敗的說明文教學在她心中留下的陰影仍然未銷。但她的師傅張德芝校長卻對她說:“從哪里跌倒便從哪里爬起來呀!”
“一個晚上,師傅教我課前聊天帶動氣氛,帶我了解文本特點進行文本解讀……”李丹楓老師第一次親身參與了整節課的備課過程。她那時才明白,原來,模仿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專業知識的積淀,才能在模仿中內化,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此后,李丹楓老師開始大量地閱讀與語文相關的教學專業書籍,從雷玲老師主編的《小學語文名師教學藝術》到王崧舟老師的《詩意語文》、從周彬教授的《課堂密碼》到劉仁增老師的《讓語文回家》、從薛法根老師的《教學思想與經典課堂》到竇桂梅老師的《回到教育原點》……
“雖囫圇吞棗、一知半解,但接下來的幾年中,這些書籍讓我收獲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去年的樹》、《與象共舞》、《愛如茉莉》、《風箏》……”陳麗玲校長曾說:“我在你身上看到了你師傅的影子?!倍R主任也說:“有點詩意語文的味道?!?/p>
到了2015年4月,王崧舟老師的“詩意語文”教學研討活動在學校舉行,學校的同事見到李丹楓老師時都說:“你的男神來了。”
“是啊,我是幸運的,能和自己一直默默學習的大師同臺演繹。從小小說的文體特點入手,在老馬、香姐(陳燕香主任)、慧慧(張慧副主任)的幫助下,我嘗試用自己的思路完成了整個教學設計?!边@節課李丹楓得到了王崧舟老師的肯定,但同時,亦讓她發現自己之前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課的設計上,力求完美、字斟句酌,有些刻意為之,卻忽視了課堂和學生的生成。
此后,李丹楓老師開始轉移重心,她在備課時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也養成了記課堂隨筆的習慣,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課堂?!爸挥忻靼琢藢W生需要什么,學生感興趣的點在哪里,課才是真實有效的。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們的需求遠不止那薄薄的一本語文書,他們對于課外的知識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庇谑牵畹骼蠋熼_始嘗試把更多與語文相關的知識引入課堂,如:我眼中的二十四節氣、有趣的漢字、十二生肖探源、詩歌大會、非連續性文本……
去年5月,在上《神奇的說明書》課時,學生自信而快樂的神情讓李丹楓老師突然發現,她找到了自己的教學方向:不要拘泥于一本課本,不要滿足于一方天地。
語文探索的九年,李丹楓老師坦言她很幸福,因為她有著自己不斷追求的執著信念;她同樣也很感動,因為在她的周圍有著一群不斷鞭策和鼓勵她的優秀前輩。
注:“尋找鵬城最美教師”人物風采展示大型公益活動以展示“鵬城最美教師”風采為主題,傳播正能量,弘揚人民教師“教書育人、愛崗敬業、勇于擔當”的高尚師德,樹立榜樣的力量,展示當代教師陽光美麗、無私奉獻的大美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