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記者3月6日從深圳市消委會獲悉,2016年該委共受理預付式消費投訴8500多宗,占同時期總投訴量的10%以上。其中,美容美發、運動健身、駕駛培訓三類行業預付式消費風險值居前三。
深圳市消委會表示,預付式消費采取“預先支付款項、隨后逐漸消費”的消費模式,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美容美發、駕駛培訓、教育培訓、婚姻中介等領域。預付式消費有一定的便利性和價格優惠,但暗藏風險:由于其使用周期長,消費者與商家信息不對稱,經營者一旦出現關門、停業、商家易主甚至“跑路”等情況,預付費用難以追討,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2016年,深圳消委會共受理預付式消費投訴8500多宗,占同時期總投訴量的10%以上,占比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對10個行業進行預付式消費風險評估后發現,美容美發行業位居風險等級首位,為最具風險的預付式消費領域。該行業廣泛使用預付式消費,消費群體多,消費金額大,服務質量差、辦卡容易退卡難、變更經營者、關門跑路等問題突出。
例如,有消費者2015年在發秀麗都理發店辦理預付卡,2016年7月17日到店消費時,發現店已更名為G梵希美容美發(商事登記注冊信息為:深圳市南山區前海梵希美容美發店),更改時并沒有通知消費者。當要求繼續使用預付卡時,商家則稱繼續續費才可以開通使用,不可以直接使用或者退款。
此外,運動健身、教育培訓、駕駛培訓等行業風險值緊隨其后,糾紛屢見不鮮。消費者投訴稱2016年6月20日在深圳鑫鴻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原張連娜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報名價格為12800元國際漢語教師資格培訓班。該公司與沒有在民政部報備的“國際漢語教師協會 ICLTA”合作下,大量縮減 ICLTA 培訓課程、課時,不提供教材,擅自擴大招生范圍。組織虛假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認證培訓,實際課程與宣傳的不一致,消費者與其協商退款被拒。
深圳市消委會通過對預付式消費糾紛深入研究后發現產生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四個方面:法律層級過低,聯合監管缺失;發卡門檻過低,資金無從監管;商家缺乏誠信,侵權行為頻發;服務周期過長,變化因素增多。該委表示,將對嚴重侵害消費權益的商家“追到底、問到底”,并希望通過加大處罰力度、設立預付式消費卡經營者準入許可制度、提高失信成本、增強消費者法律意識和契約意識等途徑,遏制預付式消費目前的亂象和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狀況。
(圖片來源于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