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1年6月2日訊 (記者 田志強 )近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工業富聯)發布了2020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報告顯示,過去的一年中,工業富聯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清潔技術領域的表現頗為亮眼,得到了國際專業投資服務機構ESG評級——富時羅素ESG評估的高度認可。2020年,公司在清潔技術領域的年度營收超過1753億元,其中來自清潔技術的綠色營收占比為40.7%。截至2020年末,清潔技術相關專利累計達587項,報告期內新增專利數為190項。
當前,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如期達成“碳中和”目標,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任務。制造業作為節能減排的“主力軍”,通過應用清潔技術實現全場景節能減排,不僅有利于加快“碳中和”進程,也能夠充分把握綠色經濟帶來的升級轉型機遇。
作為制造業領軍企業,工業富聯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雙輪驅動戰略的指引下,除了在自身業務場景全方位應用清潔技術、打造智慧工業和綠色智造“標桿”外,更積極對外賦能,推動清潔技術在全行業的應用落地,為實現“碳中和”不斷奮斗。
對內應用,綠色工廠踐行清潔制造
報告顯示,當前工業富聯在清潔技術領域有六大布局,包括可再生能源、工業自動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服務、能效管理、技術應用。公司積極推動相關技術的全方位應用,將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實到每一個生產環節,實現高效、智能、綠色生產。其中,智慧工廠是公司清潔生產技術的最集中體現,整個生產流程集成整合了供應鏈智慧決策、表面貼裝智能制造平臺、全自動柔性化裝配產線、AI智能分檢分流系統以及生產大數據決策中心等,能夠實現生產效率提升30%,庫存周期降低5%,生產人力減少92%。
當前,“碳中和”倡議行動在制造業掀起了節能減碳的熱潮,而工業富聯也在節能減碳領域深耕多年。在某園區,通過在114臺油霧機風機上加裝變頻器,共覆蓋4767臺油霧凈化設備,減少風機耗電,累計節能量605萬千瓦時,并最終實現345萬元節能效益。
同時,公司堅持發展“高科技含量、低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的綠色制造體系,持續推動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作落實。據統計,當前工業富聯在晉城、太原、鄭州、濟源等地有6座工信部授予的綠色工廠、10個園區獲得了ISO50001能源體系認證,7個園區完成了溫室氣體盤查,并獲得了第三方認證。
在節能減廢領域,工業富聯不斷創新,持續推進清潔技術。水資源方面,通過創立智能廠務水資源管控系統,科學利用好每一滴水;管理園區方面,公司彰顯大企業擔當,推動各園區進行廢棄物減量。2020年,工業富聯與國際認證機構合作,持續推進零廢園區建設。報告期內,公司未發生重大環境事件和污染事故,同時循環用水總量達8634.87萬噸,物料循環再用總量達3.11萬噸。
對外賦能,樹立行業“碳中和”標桿
在清潔技術成功應用基礎上,工業富聯也逐步對外輸出節能減排“黑科技”,主要成果有綠色數據中心、智慧燈桿、綠色建筑節能智慧樓宇等。
例如,為解決傳統氣冷技術的散熱瓶頸并達到高效節能的目標,工業富聯鉆研最先進的散熱技術,包含液冷式及浸沒式散熱解決方案,促進節能減排,助力“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工業富聯的貴陽綠色隧道數據中心,獲得了美國綠色數據中心建筑LEED最高等級白金級認證,是中國首家獲得此項認證的數據中心。
工業富聯的“智慧燈桿”解決方案,可根據交通流量大小、光照強弱等周圍環境變化進行智能調節路燈亮度,大幅提升公共照明精細化管理水平,節省電力資源及運維成本。同時,通過環境、氣象實時監測,與氣象局進行數據共享,實現惡劣天氣預警。在廣東佛山的三龍灣“智慧三山”項目中,工業富聯協助在13.3公里長的智慧大道上布設智慧燈桿共計938根,打造了集智慧LED照明、視頻AI、事件監測等智慧化模塊和設施于一體的復合型城市融合新基建。
而對于綠色建筑節能智慧樓宇的建設,則是通過使用智能化的軟硬件,達到節能減排、降低大樓運營支出成本、提升環保效益等目標,并帶給員工更舒適的辦公環境和更流暢的辦公體驗。目前智慧樓宇已實際應用于杭州的辦公大廈,并積極賦能當地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工業富聯的清潔技術,還針對不同行業的客戶,提供了個性化的科技服務和智慧化生產運營方案,包括汽車及汽車零部件企業、衛浴企業、新能源汽車企業,充分放大循環經濟生態效應。
作為行業的砥柱中流,工業富聯積極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攜手產業鏈,推動整個產業的清潔技術解決方案研發與推廣。未來,公司將繼續秉承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以“服務全球制造、兼善天下實業”為使命,以技術創新推動制造行業轉型升級,聚多方之力,共創智造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