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2020年9月14日訊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經濟受到較大沖擊。在各方努力下,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恢復性增長軌道。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需要在經濟增長上下更大功夫。更好地發揮消費在經濟發展中的引擎作用,需要進一步激發新型消費。
在疫情來臨之前,新型消費就已經成為相當一部分人的新消費方式。人們僅僅依靠APP,指尖上的操作,就可以完成過去必須出門才能完成的消費。疫情發生之后,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新型消費的行列。特別是,本來不怎么依靠APP的中老年人,也成為新型消費者。新型消費者的擴大,是新型消費發展的重要力量。
新型消費的可持續和更快發展,還需要多方努力。疫情發生時,物流配送跟不上新型消費增長的速度,需要依靠物流配送才能完成的新型消費多少讓消費者感到有些不太方便。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物流配送能力增強,消費者的滿意度因此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要發展新型消費,只滿足于此是遠遠不夠的。
新型消費依靠網絡數字技術支撐,但新型消費絕不只是網絡購物,更多的服務消費也可以在網絡上高效完成。擴大消費必須適應消費升級換代的需要。沒有有效的供給,即使有消費需求,也是難以得到滿足的。適應新型消費的需要,不少行業需要升級,需要加快線上線下融合。教育培訓,過去可能更多是通過線下進行的。受疫情影響,線下消費可能有諸多不便,這會影響消費的擴大。如果線下培訓移到線上,那么不僅疫情因素可以不用考慮,而且由于線上培訓的規模經濟優勢和成本優勢,消費的價格有下調空間,從而可以刺激更多的新型消費。線上交易只要網絡條件滿足,只要有相應的網絡支付手段,就可以開展。近幾年來,移動網絡的快速發展,讓網絡無所不在,也讓網絡支付更加方便。新型消費的發展正是充分利用了這一大趨勢。
新型消費要發展,需要在內容上下功夫。基本的溫飽問題解決之后,人們更多地需要高品質的精神食糧,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在線開放課程來解決。如今不少人已經習慣了在網絡上聽書聽課,這種習慣的保持還有賴內容品質的提升。疫情尚未過去,無接觸消費模式有更多的需求,但新型消費絕不只是一個概念。消費者必須從中感受到傳統消費所不可替代的效用和體驗,新型消費才有可持續發展的空間。需要物流服務的無接觸消費,必須有相應的配送基礎設施,如智能快件箱,這就要求夯實新型消費的基礎設施。
網絡數據傳輸快且成本低,是新型消費快速發展所必需的。4G已經不能充分滿足新型消費的需要,5G需要加快發展,并注意相關應用的開發。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保障適應新型消費需要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高速便捷的網絡接入,已經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礎服務。因此,在定位與網絡發展相關的新業態的發展上,需要有新的思維。
新型消費催生新業態。新型消費之新,就在于其中有眾多新生事物。新業態不能簡單地套用傳統的市場監管模式,那樣只會把新生事物扼殺在搖籃之中。對新業態,市場監管要有足夠的包容。要創造條件,讓新業態能得到更充分的發展。只要有利于新型消費的發展,只要有利于人民消費升級換代,更好滿足人民不斷提高的美好生活需求,市場監管就應該盡可能提供方便。新業態的發展,同樣需要合適的金融政策,以降低融資成本;需要合適的稅收政策,以使稅收負擔更加合理。
新型消費有些可以脫離傳統消費而獨立存在,但也有不少需要的是線上線下消費的融合。畢竟有許多線下體驗是線上消費不能完全替代的。線上消費和線下消費適應不同條件下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怎樣的融合才適應消費發展的需要,只能靠市場去檢驗。因此,對于政府來說,應盡可能釋放市場主體的活力,讓市場主體有足夠的積極性去探索。
總之,新型消費要真正發揮經濟發展新的重要引擎作用,需要對新型消費有充分的理解,并有相應的政策環境,要創造充分的條件讓市場發揮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