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20年2月27日訊(記者 陳姝文/圖)不用洗、不用擇、直接下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半成品菜成了不少市民的香餑餑。記者昨日從相關生鮮電商處了解到,半成品菜、快手菜近期以來銷售走高,這為餐飲商家打開了“轉危為機”的思路。
以前,半成品菜的主要消費群體以白領、“廚房小白”為主。疫情期間,一日三餐要在家里解決,熟食、半成品菜成了最佳選擇。盒馬的上游合作企業負責人陳承介紹說,半成品菜并不是新事物,餐飲企業逢年過節會推出禮盒裝,以半成品菜的形式售賣,后來發展到凈菜,大量供應餐飲業。現在,菜式、口味、包裝形式日漸多樣化,炒菜、燉菜、鍋物等花樣層出,品質越來越高,消費也越來越家常化。
盒馬鮮生取消堂食后,工坊和餐飲人員針對初級農產品和水產品,開發了近百款半成品菜。在選品上,開發團隊瞄準本地家庭的高頻餐桌菜和市場上走紅的菜式,并結合各地的偏好進行開發,比如在深圳,就推出子姜炒鴨等菜品。而魚類、貝類、龍蝦這些水產品,則由門店工作人員宰殺洗凈切件,再搭配蔥姜小料。針對初級農產品做切塊去皮真空包裝,開發出凈菜系列。
在叮咚買菜APP上,“快手菜”這一品類放在首頁最明顯的位置。叮咚買菜數據顯示,近期半成品菜、快手菜的銷量增長最快,幾乎每天可以售出十幾萬份半成品菜。今年,叮咚買菜與小南國、煌上煌等幾十家知名餐飲企業進行合作,開辟了一個新欄目“過年菜”,將其特色菜做成半成品菜、預制菜,讓市民在家里簡單加工就能做出酒店的味道,銷售量非常好。
長期關注消費領域的麥星投資董事總經理鄭重表示,日本的半成品制品市場很成熟,2019年中國家庭戶均消費半成品菜市場規模,也只達到日本2004年家庭戶均消費的5%。這次疫情也間接推動了經濟、衛生、方便的半成品菜在國內市場的擴大,“像盒馬這種具備研發能力、同時又對消費者偏好有很強洞察力的新零售超市,將帶動整個半成品市場的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