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10月23日訊(記者肖晗)“雙11”將至,中通快遞和圓通快遞近日相繼表示,將自11月11日起調整快遞收費,以應對業務旺季。而記者采訪發現,由于調價更多是由地方加盟網點掌控,全網漲價現象實際很難出現。實際上,由于市場競爭以及科技降本增效等因素,快遞業近年平均單價一直呈下降趨勢,過去10年累計降幅已超50%。
10月11日,中通官網掛出一則告客戶書,稱“為了確保旺季期間快遞服務安全、平穩,保持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應對旺季場地、運輸、用工等費用的上漲,中通快遞將從11月11日起調整快遞費用”。10月15日,圓通也發出了告客戶書,具體內容與中通如出一轍。
深圳市場情況如何?記者22日探訪位于羅湖區的一個圓通網點,網點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幾年,總部都會在旺季主動調整快遞費用,但很多網點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會維持原來的價格。“年底一直都是業務旺季,大家都是微利跑量,萬一我們漲了別人沒漲,客戶可能就流失了。”但他表示,也有少數網點會在旺季前漲價。“漲價有時候是一種調節手段,如果預計到時候業務量網點吃不下了,為避免可能出現的包裹積壓、客戶投訴等情況,就可能選擇性漲一些價,目的還是保障服務品質,對消費者也不是壞事。”
記者了解到,目前以加盟制為主的“通達系”快遞公司,總部并不制定最終運價,而是向旗下加盟企業收取面單費、中轉費、派送費等,以此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各地的加盟商才是真正對快件遞送的成本和價格負責的一方。也正因如此,中通和圓通在發布調價信息時也明確表示了“具體調價幅度,由當地服務網點根據總部指導建議并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