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騰訊濱海大廈頂層辦公室,馬化騰可以眺望母校深圳大學校園。這是他20年前創立騰訊時不曾想到的。
如今的騰訊,業務覆蓋社交、游戲、媒體和云服務等多個領域,年收入超過2000億元。其微信和WeChat的月活躍賬戶數達到10億,上榜《財富》世界500強,成為從中國深圳走向世界的全球互聯網巨頭。
華為、騰訊、邁瑞、大疆……一大批在深圳發芽生根、茁壯成長的知名高新技術企業,已成長為享譽國內外的行業龍頭。
近年來,深圳致力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影響力的創新先行區,高新技術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增長點和第一大支柱產業。初步測算,上半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10185.39億元,同比增長11.62%;實現增加值3408.62億元,同比增長12.70%。
新時代走在最前列,新征程勇當尖兵。今年以來,深圳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要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重要指示要求,清晰規劃了如何把高新技術產業旗幟舉得更高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深圳提出,要以更大力度突破新技術、培育新產業、形成新動力,全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之都。
向全球創新鏈上游攀升
前不久,在中國5G商用技術研發實驗第三階段測試中,中外廠商中僅有華為完成所有測試,實現各項測試全部通過的“大滿貫”。這從一個側面表明,深圳5G技術已走出實驗室,成為全球最先進的商用技術之一。
近一個月來,華為在5G領域捷報頻傳。華為承建中國移動香港公司的5G綜合承載網絡,聯手Beeline在俄羅斯實現首次5G全息呼叫,還聯合全球移動供應商協會GSA發布《室內5G網絡白皮書》。以華為為代表的“深圳集群”已搶登創新制高點,在未來萬億級別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手。
數據顯示,深圳去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193家,總數達到11230家,形成了強大的梯次型創新企業群,成為我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先鋒隊。一批高成長性的創新型中小企業不斷涌現,大疆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創造出了消費級無人機新市場,占據全球約80%市場份額;優必選公司的機器人產值去年增長6倍;超多維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裸眼3D技術提供商。
深圳高新技術企業在營收持續增長同時,正不斷向全球創新鏈、價值鏈上游攀升。
高新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美國康奈爾大學等機構日前在紐約發布的《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指出,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中國的深圳-香港地區位居第二。
深圳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知識產權是一項重要指標。通過統計學相關度分析,自2001年以來,深圳專利申請量與GDP的相關度高達0.9799,居全國各大城市首位。
在深圳,90%的研發人員在企業;申請的專利90%來自企業;90%以上的重大科研項目、發明專利來源于龍頭企業。高價值專利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力支撐,企業發展反過來又推動專利的涌現。
深圳企業屢屢在全球專利排名榜單前列上榜。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市專利申請量103775件,同比增長30.63%。截至6月底,我市有效發明專利達113375件,同比增長11.15%。PCT國際專利申請7925件,繼續居全國各大中城市第一。
深圳正在成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化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和國家創新型城市。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與生命健康、新材料、石墨烯等領域部分核心技術水平躋身世界前列。
高舉創新旗幟建設創新之都
著名的《經濟學人》雜志的一篇報道寫道:在未來科技公司的分布中,深圳正成為全球創業的首選地區之一。
“中國已成為新興技術在全球范圍最重要的創新源頭之一。而深圳,就是中國高新技術領域的龍頭城市。”空中客車(中國)創新中心首席執行官羅崗告訴記者,這是空客把創新中心放在深圳的主要原因。
深圳在創新之路上步伐穩健,離不開政策的前瞻布局。市科技創新委主任梁永生表示,深圳在政策體系方面,在已形成的多層次、全鏈條創新政策法規體系基礎上,廣泛學習借鑒國際國內先進地區的經驗和做法,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標準,進一步完善我市創新驅動發展政策體系,特別是制定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系列政策,構建充滿活力的基礎科研體系,實現引領性原創成果取得重大突破,促進高新技術產業更高質量發展。
當今世界,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梁永生表示,深圳將堅持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把創新的旗幟舉得更高,更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奮力向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