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NASA)目前正在開展一項“史蒂夫計劃”,邀請全世界的天文學愛好者一起來觀測和研究一種名為“史蒂夫”(STEVE)的新型紫色極光。越來越多的天文科研項目正在吸納天文學“重度愛好者”的加入,并且因為有了這些科研志愿者的參與而獲得重大發現。
最初發現新型極光“史蒂夫”的,就是一位天文學的重度愛好者。
項目資源陸續公之于眾
NASA官方網站2018年1月發布消息,將開普勒項目數據公之于眾,全世界的天文學愛好者都可對此深入研究。
今年3月,谷歌開放用于搜索系外行星的AI代碼,公布于開源網站Github上,天文學愛好者們可以借此同科學家一樣去發現一顆系外行星。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天文物理學也進入公眾參與時代。整個科學界正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科學愛好者和志愿者正深度參與到主流科研活動中。
愛好者最初篩選出很多新發現
NASA在探索無垠宇宙的過程中,也最終意識到,要處理的數據太多了,就拿開普勒太空望遠鏡來說,它從2009年開展的任務,產生海量數據,根本沒有一個有效的方式,讓NASA的某位科學家或者一個科學家團隊來完成數據分析。
所以當NASA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決定將本來應該內部處理的數據公之于眾,這樣一來,全世界的天文學愛好者和天文學家們,都能夠利用這些數據來深入研究。這些參與探索的志愿者,被稱為公民科學家。
僅用計算機算法去從太空望遠鏡的數據中篩選有用的東西,是不可能的,還需要人類的眼睛去識別。如今,很多新的發現都是由這些愛好者最初篩選出的。2017年,NASA通過一個名為“系外行星探索者”的項目向全世界開放信息,讓公民科學家們可訪問開普勒在執行任務過程中所記錄的所有數據。在數據開放的頭48小時內,就有超1萬人注冊,分析這些數據。NASA在以往要花很長時間來完成的數據分析工作很快就完成。
重度愛好者屢獲重大發現
2017年4月,就在“系外行星探索者”項目啟動僅兩周后,在來自世界各國的天文學愛好者和志愿者的幫助下,一個有四顆行星組成的新的多行星系統被發現,這個新的行星系統被命名為K2-138。2018年1月,公民科學家們發現并確定這個系統擁有第五顆行星。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2018年1月宣布一個消息,一組天文學重度愛好者找到新的“太陽系”,K2-138多行星系統,相關研究成果也在《天文學雜志》上發表。這是NASA科學家此前沒有發現的。
2018年2月,人類首次發現外星系彗星,再一次,天文學重度愛好者扮演了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