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6日是農歷大年初一,也是“春節檔”票房大戰拉開序幕的日子,屆時將有《西游記之女兒國》《捉妖記2》《紅海行動》《熊出沒·變形記》《唐人街探案2》等多部國產大片同時公映。據悉,由春節檔公映影片的片方聯合推出舉措,今年春節檔的“票補”行為將受限,屆時全國影院票價將不低于19.9元,單部影片補貼不得超過50萬張。換句話說,今年春節期間,觀眾看電影的價格會比往年貴。
所謂“票補”就是電影票補貼,是公映電影的一類競爭手段,通常由電影片方聯合票務平臺和院線發起,令電影票價降低,促使更多觀眾買票觀影。一部影片如果大規模進行票補,投入可達到數千萬元,甚至在業內流傳出“沒有5000萬元票補別進賀歲檔”“沒有1億元票補進不了春節檔”的說法。這樣大的票補投入對于觀眾來說是好事,但也可能造成多部影片在資本層面的過度競爭。巨額票補,曾經讓最早掀起這一潮流的部分票務平臺和部分片方騎虎難下,也讓部分資金不夠雄厚的中小片方在重要檔期更加沒有話語權。
因此,2018年春節檔電影票補受限雖然讓觀眾購票價格提高,但對于中小片方是個好消息,對中國電影整體市場的健康發展是個好消息。片方在減少票補支出的同時,將在內容制作和宣傳方面花更多精力。不過,如何對票補情況進行監管,仍是擺在業內人士面前的問題。
深圳晚報記者在購票平臺發現,目前《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游記女兒國》《紅海行動》作為春節檔期的四大“種子選手”,目前均已開啟預售,票價均高于1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