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滬深兩市股指平開后便開始震蕩。創投概念板塊延續強勁勢頭,但出現明顯分化;鈷板塊帶動有色板塊集體拉升,指數隨之上攻,創業板一度漲逾1%。但后續資金跟進不足,指數掉頭向下。
?10月以來A股市場仍然處于連續調整之中,但外資流入速度在不斷加快。除QFII、滬深港通外,在香港上市、投資于A股的ETF亦成為外資投資A股的重要途徑。
國際知名指數公司MSCI最新表態,明年擬將A股在其全球基準指數中的權重由5%提高至20%,最晚將于明年2月28日公布最終決定。據MSCI亞太研究部預計,一旦提升比例,可能會吸引逾800億美元(5500億人民幣)的新增資金進入A股。
在連續兩日漲停后,創投板塊7日大幅高開,超過20只個股開盤漲停。然而好景不長,大眾公用、東湖高新等多只創投概念股很快打開漲停板。截至收盤,創投板塊僅三分之一個股上漲。
中國人民銀行7日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531億美元,較9月末下降339億美元,降幅為1.1%。
證監會發布《關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制度的指導意見》;易綱:發起設立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支持工具。
今天漲停家數較上一交易日有所減少,兩市70家漲停;跌停22家。成交量方面,滬市成交1388億元,深市成交1752億元,兩市總成交額約為3140元,較上一交易日縮量796億元。
為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提高資本市場質量,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優化交易監管,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穩定市場預期,激發市場活力,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證監會在深入調研和廣泛聽取相關方面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指導意見》。
記者日前從國信證券獲悉,跟蹤“中證國信價值指數”的指數基金——富國中證價值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已完成發行募集。
融智·中國對沖基金經理A股信心指數顯示,2018年11月,該指數為122.29,相比上個月環比下降0.47%,指數值整體變化不大,表明對于11月份的市場預期,基金經理是樂觀的。
繼各地方政府、券商、險資出手緩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之后,基金也將加入馳援上市公司隊伍之中。公募基金公司日前收到《關于支持轄區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積極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通知》
周二滬深兩市股指低開后震蕩走弱。午后,獨角獸概念等震蕩走高,領跌板塊紛紛止跌企穩,兩市股指跌幅快速收窄。臨近尾盤,創藍籌紛紛拉升,創業板指翻紅,市場成交額較前一交易日顯著縮量。
5日,證監會表示,科創板將在盈利狀況、股權結構等方面做出更為妥善的差異化安排,增強對創新企業的包容性和適應性。該表態引發了市場對科創板上市條件的各種猜測。
市場中似乎有某種神秘的力量,阻止著一家公司的市值超過萬億美元大關。蘋果成為歷史上首家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的美國公司僅僅3個月,當地時間本周一收盤時蘋果市值已跌破1萬億美元。
昨日滬深兩市繼續走出震蕩盤整格局,受科創板和注冊制消息影響,創投概念股繼周一后再次出現漲停潮。與“霸屏”的創投概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期的人氣板塊次新股遭遇全線重挫。
大型PCB廠三季度營收創新高5G基站助力發展;10月新能源車合格證數據高增長、行業景氣延續向好;上交所新設科創板創新型產業基金或先受益;工信部推動數控機床高質量發展、相關公司有望受關注。
資本市場迎來重大改革,上交所將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證監會表示,將和上交所抓緊完善科創板的相關制度規則安排,借鑒國際成功經驗,完善信息披露,把握好試點的力度和節奏。
上周,滬深兩市雙雙收漲,小盤股連續走強,而食品飲料、銀行、采掘則明顯表現居后。在此背景下,基金上周小幅減持此類個股。
在剛剛過去的10月,A股延續震蕩下跌走勢,三大指數盤中多次觸及調整新低。但從機構資金表現來看,機構資金正在不斷借道ETF產品加碼A股投資。
5日,三大股指集體低開,隨后創業板率先發力,快速上揚,漲幅一度逼近2%。隨后受上交所將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消息影響,創業板快速跳水翻綠,兩主板也跟隨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