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防控需要,繼A股之后,港交所于23日起也推出“云敲鑼”的網絡上市儀式,這是該交易所首次以網絡視頻形式替代金融大會堂現場上市儀式。
周一亞太市場再度大跌。截至收盤,除了日經225指數收盤逆勢上漲2%外,亞太主要市場普遍大跌。
3月以來,美股接二連三熔斷式暴跌,投資者贖回ETF成了美股暴跌的推手。據悉,有鑒于此,全球最大的資管公司貝萊德和先鋒領航(Vanguard)均開始提高ETF贖回費。
目前斷定全球已經進入經濟危機,為時尚早。疫情對通脹的影響可能還會短期持續一段時間,但中國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
上周末出爐的3月LPR并未如市場預期的那樣下降。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為4.05%,5年期以上LPR為4.75%,此前分別為4.05%和4.75%,也就是說LPR利率維持不變。
全球金融市場經歷至暗一周。美股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周跌幅,其中道指跌破20000點,全周下跌17.3%;歐洲股市悉數下跌,德、法、英股市連跌五周。
保險資金的動態一直備受投資界關注。今年以來港股走勢疲弱,但險資卻逆勢舉牌。20日,中國人壽在保險業協會網站公告,增持并舉牌中廣核電力H股,此前中國人壽剛宣布舉牌農業銀行H股。
國際疫情的變化,帶動外圍市場再度出現一輪俯沖式下跌。人們關心,疫情導致的醫療危機,會不會或者已經演變成了全球金融危機?頗受外圍市場拖累的A股,能不能在目前的水平上企穩乃至出現一輪反彈?
在隔夜外圍市場繼續下跌的影響下,早盤A股三大指數短暫走強后快速下挫。臨近上午收盤,部分抄底資金入場,指數走勢明顯回升。午后市場恐慌情緒基本消散,賺錢效應有所轉好,尾盤指數跌幅收窄,不過仍然收出第四根陰K線。
隨著零售行業的全面復工復市,加上各地政府的幫扶舉措。零售和新零售板塊掀起漲停潮,截至收盤,板塊指數上漲4.1%,中央商場、上海九百、友好集團、華聯股份等12家公司漲停。
連日來,隨著美股引發恐慌情緒向全球金融市場蔓延,全球股市“熔斷”集中爆發,包括美國在內的十多個國家的股市因暴跌觸發熔斷暫停交易。
美股當地時間周三午后再次熔斷,暫停交易15分鐘,這是美股10天第四次熔斷,美股史上第五次熔斷。不過,北京時間昨夜,美股基本企穩,納指還大舉反彈。
18日,原油、黃金、銅等大宗商品迎來慘烈的一天。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原油期貨收于每桶20.37美元,跌幅為24.42%。除了原油大跌,黃金、白銀、銅等商品也紛紛大跌,紐約期金跌逾3%,倫銅大跌8%。
周三滬深股市整體呈現先揚后抑沖高回落態勢。早盤兩市小幅高開后震蕩上行,但是午后市場瞬間逆轉,各大股指紛紛翻綠,并持續單邊下行,調整直至尾盤。
北京時間昨晚,美股早盤開市大幅低開,三大股指跌幅均超5%。道指一度下跌近1300點。此前,美股三大指數期貨悉數觸發熔斷。美股持續暴跌,對全球股市帶來了巨大沖擊。
受歐美股市大跌影響,今年以來港股持續調整,恒生指數18日重挫逾4%,報收于22291.82點,創出了年內新低。根據統計,年內恒生指數跌幅高達20.92%,明顯跑輸A股。
周二A股探底回升,兩市融資余額結束四連降。WIND數據顯示,截至17日,兩市融資余額合計1.08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6.11億元。
今年以來,深滬股市巨幅震蕩,滬指跌破去年8月2733點低點,但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與日俱增,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1月1日至3月18日,兩市999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進行了減持,同比增長31.10%。
全球股票市場劇烈震蕩,菲律賓宣布自3月17日起暫停股市、債市和外匯市場交易,成為全球首個因疫情關閉金融市場的國家,何時恢復交易等待通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已有10多個國家出臺了禁止做空的舉措。
17日,美股暫別暴跌模式,三大股指高開逾1%,盤中一度漲超3%,但沖高后回落翻綠。截至記者發稿,道指下跌0.58%,納指下跌0.28%,標普500上漲0.16%。歐洲股市高開后小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