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17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把資金用到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è)上。
新冠疫情對于中國經濟與股票市場的影響進一步明朗化。
近來A股在溫和反彈與小幅調整間反復,投資人感到投資難度加大。諾安新經濟股票基金經理楊琨表示,“市場中優(yōu)質標的相對稀缺,建議‘深挖’熟悉的行業(yè)與公司,多角度客觀分析其綜合競爭力。”
央行15日早間公告稱,當日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1000億元,中標利率2.95%,上次3.15%,下調20基點。這也是三年來MLF利率首次跌破3%。受此消息刺激,國債期貨15日全線上漲,其中10年期主力合約上漲0.2%。
在美國股市大幅反彈的背景下,15日滬深兩市小幅低開,但全天并未延續(xù)周二的強勢,呈現出震蕩走弱的格局。滬指在2800點上方展開弱勢震蕩,盤中一度翻紅;午后指數持續(xù)走弱,尾盤不斷殺跌。
公募基金一季報應在下周之前披露完畢,不過目前只有2家基金管理人旗下的9只基金發(fā)布了2020年一季報。數據顯示,主動權益基金中醫(yī)藥類品種收益排名居前,科技與醫(yī)藥依然是基金一季度青睞的標的。
15日,受業(yè)績大幅下滑影響,大白馬格力電器放量下跌,截至收盤,該股收報54.41元,下跌3.53%,成交53.4億元,換手率1.63%。值得欣慰的是,15日,格力電器獲北上資金凈買入1.65億元。
近期,上市公司股權轉讓頻現,其中不乏易主的案例。據不完全統(tǒng)計,最近一個月超過10家公司宣布更換大股東,其中包括瑞特股份、鐵漢生態(tài)、新文化、維業(yè)股份、至正股份、永安林業(yè)等。
14日,兩市早盤高開,開盤后指數震蕩走高,特斯拉、RCS、特高壓板塊表現活躍,滬指早盤收復2800點,創(chuàng)業(yè)板指漲超3%。
14日午后,市場傳聞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將合并,券商股因此大漲。截至收盤,中信建投大漲近9%,盤中一度漲停,紅塔證券大漲近6%,中信證券、南京證券大漲逾4%。不過,兩家券商14日晚間均發(fā)布澄清公告。
受疫情和經濟增長憂慮加劇的影響,紐約6月黃金期價13日上漲0.49%,報每盎司1761.4美元,再創(chuàng)逾七年新高。
近日,多地股民反映自己的證券賬戶被盜用,不僅被賣出原有持倉股票,更大量買入風險高發(fā)的莊股,導致損失慘重。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投資者都使用作為第三方平臺的同花順軟件交易。
本周首個交易日,受國內IPO提速、海外疫情進入峰值等多重因素影響,A股三大指數低開后一路震蕩下行,以中小盤個股為代表的創(chuàng)業(yè)板跌幅居前。
隨著年報的密集披露,備受市場關注的養(yǎng)老金持股也隨著浮出水面。根據同花順數據統(tǒng)計,截至13日,養(yǎng)老金共現身43家個股年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其中去年四季度新進24只個股。
4月13日,“風電第一股”ST銳電連續(xù)第20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將成2020年面值退市第一股。截至收盤,ST銳電收報0.65元,下跌4.41%。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及其石油生產盟友北京時間13日凌晨達成了一項歷史性協議,將原油產量削減970萬桶/日,這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減產。
周一早間,容百科技與杭可科技低開后下挫,前者一度跌近17%,后者一度跌近19%。截至周一收盤,容百科技跌10.27%,報27.09元;杭可科技跌13.78%,報31.36元,并創(chuàng)歷史新低。
根據深交所規(guī)定,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須于4月10日前披露一季報預告。根據WIND統(tǒng)計,截至11日,共有803家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披露了一季報預告,占比高達99.5%。從行業(yè)分布看,一季報預增公司大多集中在醫(y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子、計算機等行業(yè)。
新冠疫情蔓延,外圍市場低迷,3月私募機構調研熱情有所下降。據格上研究中心數據統(tǒng)計,3月共有770家私募機構參與調研,環(huán)比下降23.61%,共調研2388次,共調研公司163家。
鐵漢生態(tài)12日晚宣布,為進一步優(yōu)化公司股東結構,全面提升公司競爭力,推進上市公司戰(zhàn)略目標實現,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劉水及其一致行動人烏魯木齊木勝股權投資擬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向中國節(jié)能合計轉讓約10.11%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