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20年03月02日訊 (記者陳燕青劉偉)受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蔓延沖擊,全球金融市場遭遇了金融危機以來最黑暗的一周:美股道瓊斯指數單周跌幅超過12%,歐洲三大股市跌幅超過11%,紐約原油期貨跌幅超15%。
消息面上,新冠肺炎繼續在全球傳播。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2月28日宣布,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風險級別由此前的“高”上調為“非常高”。
當地時間2月28日,美股三大股指大幅低開,道瓊斯指數一度再次跌逾千點,但盤中美聯儲表態采取適當措施提振經濟引發了市場對于降息的預期,美股收復了大部分失地。回望一周,美股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差單周表現。道指單周累跌逾12%,創2008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從半個月前的歷史高點回落幅度高達14%;標普500指數累跌11.5%,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歐洲股市連續5天下跌。歐洲斯托克600指數單周累跌12.7%,創下了自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機高峰時期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
亞太股市方面,韓國綜合指數創去年9月來低位,周跌8.13%;日經225指數創去年9月來低位,周跌近10%;澳大利亞ASX200指數周跌9.8%;A股表現相對較強,滬指和深成指單周下跌逾5%。
紐約原油周五收跌3.89%至45.26美元/桶,單周累計跌逾15%,為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單周跌幅。
值得一提的是,本應作為避險工具的紐約期金周五卻大幅收跌逾3%,單周下跌3.73%。關于金價暴跌,一種解釋是其他商品價格大跌后,部分投資者需要拋售黃金補充保證金。即便如此,也足以反映市場對全球經濟預期悲觀,交易一片狼藉。
上周,10年期美債收益率連續4個交易日刷新歷史新低;30年國債收益率也創出1.637%的歷史新低。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2月28日表示,美聯儲正監測新型冠狀病毒對美國經濟構成的風險,并承諾在必要時采取行動。
如何看待全球市場的大跌?經歷了大跌后,后市股市、商品等走勢如何?
對此,上海邁柯榮信息咨詢董事長徐陽分析稱,“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引發市場對于經濟衰退的擔憂,這種擔憂也導致風險資產大幅下跌。從目前看,歐美股市已經見頂,今年余下時間將會呈現震蕩行情。考慮到美聯儲和歐央行還有‘降息+QE’的籌碼在手,對于穩定市場有一定的對沖效果。商品方面,原油在OPEC減產的推動下,會出現反彈。在全球央行進一步寬松的背景下,黃金還有上揚的空間。”
財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對記者表示,“近期全球市場大跌主要受新冠疫情在全球擴散的影響,市場預期疫情發生國和全球經濟增長將出現下降,導致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價格大幅調整。歐美股市是否見頂,要視疫情進展情況及其對經濟的影響大小而定。為對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預計全球將進入新一輪貨幣寬松期,美聯儲年內也有望采取降息措施。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暫時性的,但當前需要密切關注的是疫情持續時間的長短和擴散范圍,這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預計短期內海外疫情難以結束,其對歐美股市、商品等影響仍將存在。”
高盛認為,疫情可能使全球GDP在第一季度下降0.5個百分點、二季度下降0.2%,并刺激美聯儲和全球其他央行降低利率。高盛預計,美聯儲今年首次降息可能發生在3月份,上半年則將總共降息75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