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20年02月25日訊 (記者陳燕青)根據WIND統計,截至24日,2月以來兩市共有40家公司推出了回購計劃,其中回購上限金額超億元的公司占比約五成。
剛完成巨額回購的美的集團是節后擬回購金額最大的公司。公司上周末提出新的回購計劃:回購數量為4000萬股至8000萬股,回購價格不超過65元/股,預計回購金額不超過52億元。回購的股份將全部用于實施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及/或員工持股計劃。記者注意到,這已經是美的集團連續第三次進行巨額回購計劃,也是公司連續三年實施大規模的回購行動。該股24日上漲逾1%。
回購金額較大的公司還有浙江龍盛。公司2月4日晚發布公告,公司擬以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回購金額上限高達1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上市公司大幅提高回購價。如大立科技上周末稱,鑒于近期由于受資本市場及公司股價變化等情況影響,公司股價已超出回購方案擬定回購價格上限14.80元/股(含),基于對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市場價值等方面的信心,同時也為保障公司回購的順利實施,擬將回購價上限大幅上調至26.00元/股(含)。受此消除刺激,該股24日大漲逾6%報21元。
從拋出回購方案的公司來看,分為集中競價交易回購以及定向回購兩種方式。回購目的集中于股權激勵注銷、市值管理和其他三種情況。如WIND顯示,吉藥控股、數字政通等公司的回購目的為股權激勵注銷,招商南油等公司回購目的系市值管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受疫情直接影響的公司參與了回購,多數以此次疫情中受損嚴重的消費板塊為主,例如新希望、美克家具、眾信旅游等10多家消費類上市公司。
部分公司回購動作迅速。如眾信旅游2月4日剛宣布推出1億至2億元的回購計劃僅10天,公司就已回購了一半。數據顯示,截至2月13日,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2058.9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34%,成交總金額為1.05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經濟學家宋清輝則指出,實施股票回購的上市公司未必都值得投資。對于投資者而言,應通過對回購的金額、價格、實際回購結果以及公司質地等進行綜合分析,不應盲目買入回購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