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湯臣倍健公布了2019年業績預告。預告顯示,湯臣倍健2019年業績預計與上年同期相比為虧損,主要原因是公司對前期收購Life-Space Group Pty Ltd(下文簡稱“LSG”)形成的商譽進行了初步減值測試,預計計提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約15.4-16.4億元,導致2019年度凈利潤虧損。
扣除商譽減值影響后,公司預計2019年盈利較去年同期仍保持增長,實現盈利10億-11億元。
受《電子商務法》影響 LSG銷售未達預期導致商譽減值
在業績預告中,湯臣倍健披露,LSG受《電子商務法》實施影響,在澳洲市場未達成預期。基于審慎原則,湯臣倍健在2019年對該次并購產生的商譽進行減值準備計提,這對公司業績形成巨大壓力,造成公司2019年業績虧損,引來投資者關注。
對于這一情況,湯臣倍健方面表示有多重原因,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電子商務法》的實施。
2019年1月以來,受《電子商務法》影響,海淘代購和跨境電商在營銷方式、渠道、消費者溝通、產品送達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部分中小代購退出市場。
根據IRI Scan Sales data, Pharmacy數據,澳大利亞受代購追捧的幾大知名膳食營養補充劑品牌,在澳洲本地藥房渠道的業績均出現了15-30%的同比下滑,而LSG由于收入結構中的代購占比較重,令其澳洲市場業務受到了大程度的影響。湯臣倍健CEO林志成坦言:“這個影響遠超出了公司在并購LSG時的預判。”
收購LSG是否值得益生菌市場是否值得期待?
盡管因收購帶來的商譽減值給公司短期業績帶來了巨大壓力,然而對于湯臣倍健而言,此次收購不僅打開了未來公司產品“出海”的通道,還得以快速切入益生菌這一市場細分領域。
近年來,市場需求的大幅增加亦推動著益生菌產品的多元化。目前,益生菌在普通食品、膳食營養補充劑、嬰幼兒配方食品等領域均得到了廣泛應用。《杜邦營養與健康中國益生菌市場專項調研2018》顯示,預計至2021年,中國益生菌補充劑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6%。
根據2019年1-9月,中國14個主要城市零售終端藥店的抽樣數據,保健品類總體銷售額同比下跌5%,但同期益生菌細分類別銷售額實現了同比20%的增長,線上增長則達到50%以上,超越行業增速。其中,LSG跨境平臺業務亦有較大增長。根據BDS Analytics數據,在此期間,“Life-Space”在四大電商平臺(天貓旗艦店、唯品會、京東、考拉)實現銷售額同比增長73%。
盡管選擇了一個“好賽道”,如何蓄勢待發,顯然已成為投資者更加關心的問題。湯臣倍健表示,益生菌業務是公司未來非常重要的業務和產品布局,目前公司正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針對澳洲市場,將繼續維持“Life-Space”在當地的品牌聲量,進一步加大跨境電商平臺的開拓力度;同時,適應新的法規變化實施新的渠道戰略,加速業務轉型,并利用一切現有資源積極推進整合步伐。另一方面,針對國內市場,公司將“以健力多的高度全力將‘Life-Space’打造成第二大單品”,集中資源投放并穩步提升線上線下終端的鋪貨率,實施全渠道銷售。
國內主業仍保持增長,大單品是主力
在2019年行業“多事之秋”的背景之下,通過大單品等戰略的實施,扣除商譽減值影響后,湯臣倍健主業仍然保持穩定的盈利能力。
林志成表示:“這是一個‘危’與‘機’并存的時代,偏離時代是危,順應時代是機;故步自封是危,積極求變是機。”同時,他亦坦言,必須看到在2019年給行業、給湯臣倍健帶來巨大經營壓力的這些因素并未徹底“出清”,風險和隱患猶存,對VDS(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的波及將長時間存在。2019年,湯臣倍健的幾大核心品種:大單品健力多、形象單品蛋白粉、儲備大單品健視佳等全面實現快速增長;LSG跨境平臺業務取得了高于行業的大幅增長;益生菌細分行業在今年保健品類總體銷售額下降的情況下實現了同比20%的增長,而線上增長更是達到了50%以上。湯臣倍健表示,對LSG的未來仍充滿信心,“短期雖然存在波動和不確定性,但是拉長時間軸,無論是從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指引,還是行業滲透率和人均消費金額,公司仍認為中國VDS行業還存在巨大的增長空間。帶來短期陣痛的行業整治及規范是對整個市場的肅清和變革,必將對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起到重大、積極、正面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