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財經 王建明 走你
【深圳商報/讀創訊】(記者 鐘國斌)繼主板浙商銀行上市首日破發后,4日,科創板新股建龍微納上市首日破發。截至收盤,建龍微納收報42.35元,跌幅2.15%;跌破發行價43.28元,成為科創板首只上市首日破發的新股。這意味著新股不敗神話破滅,破發逐漸常態化。與此同時,A股退市漸趨常態化。截至目前,A股年內退市公司18家。面值退市、業績虧損退市、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成為主流。業內人士認為,新股破發和A股退市常態化,意味著A股市場正向成熟市場靠攏。
新股破發逐漸常態化,科創板和滬市主板成重災區。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科創板已有容百科技、久日新材、卓越新能、杰普特、昊海生科、天準科技、中國電研、新光光電、祥生醫療、建龍微納10只A股收盤價跌破發行價,破發率占科創板上市股票的16.67%。滬市主板已有浙商銀行、渝農商行、威爾敬業、寶豐能源、元利科技、中國外運、招商南油7只A股收盤價跌破發行價,破發率占滬市主板今年上市股票的13.21%。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隨著IPO企業不斷增加,科創板、主板還會出現批量首日破發。新股首日破發是市場化定價改革后的正常現象,新股破發代表著A股市場向成熟市場靠攏。IPO常態化令新股稀缺性不再,新股不敗神話將一去不返。海外成熟市場注冊制下,新股首日破發比例在15%至40%之間,新股上市首日破發很正常。另外,納斯達克市場平均退市率約8%,其他境外成熟市場的平均退市率約6%,近10年來A股的退市率卻不到1%。李大霄認為,A股退市也會向成熟市場靠攏,后續垃圾公司將會大面積退市。投資者絕不要買績差、題材、偽成長等黑五類股票。
深圳新里程總經理賴戌播認為,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意味著打新風險驟增,A股市場正向成熟市場轉變。他說,新股不敗神話終結,機構都早已調整了打新策略,個人投資者應做足打新功課,認真研究公司基本面,考量個股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精選個股是未來打新主題。
一方面,A股入口新股上市首日破發頻現;另一方面,A股出口上市公司退市風險驟增。
今年以來,A股退市漸趨常態化。據統計,截至12月4日,滬深兩市年內共有18家公司通過多種渠道退市,刷新歷史新高。其中,*ST雛鷹、*ST華信、*ST印紀、*ST大控、*ST神城屬于面值退市,*ST海潤、*ST眾和、*ST華澤因業績連續四年虧損被終止退市,ST長生因重大違法被強制退市,*ST上普股東大會決議主動退市,小天鵝等8家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渠道退市。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撥公司在退市路上,如千山藥機、*ST華業等。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監管層一直在探索多元化退出渠道的退市實施機制,目的是加快經營不善或有違法行為的上市公司出清。退市新規實施后,退市公司家數明顯增加,這從側面反映出監管部門嚴格執行退市,進一步減少劣質股票對直接融資資源的占比。隨著注冊制改革的推進,資本市場生態逐漸變化,市場各方對完善退市制度的要求進一步提高,這將推動退市制度的完善和監管力度的加強。“今年以來,面值退市公司增多,這說明好的公司才有長期投資機會,而基本面差、經營不善公司會越來越被資金拋棄。長此以往,可以暢通A股退出渠道,推動公司的優勝劣汰,完成市場自我凈化。”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隨著退市制度的不斷完善,退市多元化和常態化將成為市場的大趨勢,這有利于中長期保護投資者利益。只有不斷通過市場機制進行優選和淘汰,才能保證上市公司的高質量。可以預見,未來A股市場上的退市率將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