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06月20日訊 (見習記者崔敏)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發現,去年1月1日至今年6月19日,共206家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其中浮虧的公司逾四成。
近日,華儀電氣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共計949萬股,已全部出售完畢,成交均價為5.1元,而這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的平均買入價為9.57元。由此可見,賬面浮虧達46.71%。
此外,美的集團、新綸科技、山鷹紙業等94家上市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處于浮虧狀態,ST安通、東方園林、豫金剛石、深大通等10家公司浮虧超過50%。浮虧幅度最大的是ST安通,浮虧幅度達77.11%。
當然,多數公司員工持股計劃處于浮盈狀態。浮盈幅度最大的為長飛光纖,浮盈幅度達116.46%。楚江新材、龍蟒佰利、利安隆等13家公司浮盈超50%。比如,6月18日,廣聯達公告,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共計239萬股出售完畢,買入均價19元/股,賣出均價為28.77元/股(平均盈利51%)。
對此,業界人士基本認為,近年來市場低迷導致大多個股股價大幅下挫,因此員工持股計劃呈浮虧或被套。
前海國豐優合資本總經理金少華表示,隨著牛市周期的來臨,浮虧的狀態會有所扭轉。
深圳市利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趙資晟稱,員工持股計劃只能作為投資者對股票選擇的參考,不是必然條件。投資者更應該關注的是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公司未來的前景以及公司是否處于發展較好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