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2019年06月06日訊(記者王欣)第二批科創板基金昨日發行。由于監管層臨時下發通知,要求基金公司理性銷售,這批基金相較于首批基金發行時千億資金搶籌的盛況,顯得低調了許多。
昨日發行的是華安、富國、鵬華、廣發、萬家等5家基金旗下的科創板戰略配售基金。這5只基金的投資范圍都可參與科創板打新和戰略配置,倉位設置上股票比例為0-100%,科創主題證券不低于非現金資產的80%;運作方式都為三年封閉式基金;募集規模上限均是10億,采用末日比例配售。
4月29日,首批6只科創基金發行時,市場上出現了1000多億資金進場搶籌、比例配售的盛景。也許正是由于這一原因,此前一天,監管層臨時下發通知,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基金管理人、基金銷售機構應合規穩健開展基金銷售,不得人為制造緊俏氛圍,不得在募集期間對外披露銷售數據,不得使用微信等媒體渠道擴大宣傳,嚴禁虛假宣傳,嚴禁制造炒作熱點;二是嚴格按照基金法律文件公告的基金發售日期開展認購,不得在產品發售日期之前開展預約認購,不得擅自變更基金發售日期;三是嚴格落實投資者適當性原則,清晰揭示投資風險,將適當的產品銷售給適合的投資者;四是強化認購業務流程和信息技術系統運營管理,及時退還投資者認購不成功款項。
記者從各方獲得的信息看,昨日發行的5只科創板基金其發行數據也與第一批基金有較大差距。有消息指,鵬華、富國、華安、廣發的科創主題基金的發行數據從23億到11億不等,將提前結募并啟動比例配售,萬家科創主題基金則未滿10億。但上述數據尚未得到各家基金公司證實。
不過,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第二批科創板基金均是封閉三年的產品,投資者對這類基金的熱情可能也確實不如開放式基金。第二批科創基金的核心優勢還是在于能夠參與戰略配售。
華寶證券分析師李真分析對比了四種公募基金參與科創板打新或配售獲得收益的情況:戰略配售基金作為公募基金中的戰略配售主體,享有比普通公募基金更優先的分配權,但是戰略配售基金由于自身規模過大使得戰略配售作為參與科創板的增強收益被攤薄;作為配售主體的科創板主題基金,其配置收益比普通公募基金的收益在最樂觀的假設下高達16%左右,有明顯優勢,但是此類基金封閉期的流動性問題不容小覷,同時基金經理自身的管理能力也對收益有一定影響;普通科創板主題基金不擁有戰略配售主體的身份,因此在配售優先權上與普通偏股公募基金一致,科創板的打新增強收益非常有限,主要收益來源為投資于科創板股票的長期收益,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對于此類基金的業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