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科創板正式受理各投行IPO申報。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20日,已有30多家公司宣布登陸科創板或遞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其中,9家是新三板公司。另一方面,中國結算將自4月1日起接受證券公司報送已開通科創板交易權限的滬市證券賬戶。目前,包括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興業證券等都可在線受理投資者科創板開通權限的申請。券商紛紛反映,交易型客戶開通科創板權限的熱情高漲,中小券商普遍都在數千人次,而大券商普遍達到數萬人。
業內人士認為,首批登陸科創板企業一定是優中選優,企業的創新研發能力是科創板關注的核心,獨角獸和細分領域行業翹楚有望折桂。
部分公司創新研發行業領先
據統計,在這30多家公司中,利元亨、天奈科技等公司是科創板首批遞交申報材料的公司。傳音控股、睿創微納、特寶生物等公司已完成上市輔導;啟明醫療、聚辰半導體、新光光電等公司正在接受上市輔導。賽特斯、江蘇北人、泰坦科技等公司宣布計劃申請在科創板上市。
根據科板板相關規則,企業申請在科創板上市,必須滿足科創板五套上市標準中的一項,其中,企業的創新研發能力是核心和關鍵。
記者統計發現,在沖刺科創板的30多家企業中,不少企業創新研發能力行業領先。從研發投入和專利數看,以賽特斯為例,公司在SDN/NFV方面的柔性基礎網絡產品線共計100個以上,累積申請發明專利上百項,授權專利超過30項。研發投入上,2015~2017年,公司用于研發的金額合計約2.61億元,占同期營收總和的22.79%。賽特斯同時滿足科創板上市五套條件中的多項標準。類似公司還有先臨三維等,2015~2017年,先臨三維研發投入占同期營收總和的15.23%;2018年上半年,先臨三維研發投入占比為31%。截至云年6月30日,公司擁有已授權和申請中的專利合計424項,其中申請中的國際發明專利(PCT)14項。公司符合科創板5條上市標準的多項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在擬申報科創板公司中,還有行業標桿公司。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華潤微電子2017年以94.9億元銷售額排名國內集成電路制造企業第三;傳音控股出口量居中國手機企業第一,2017年營收超200億元。類似公司還有國內芯片行業的“獨角獸”瀾起科技等。
新三板公司轉板熱情高漲
據統計,目前擬申報科創板的公司中,新三板公司數量占了3成,包括江蘇北人、金達萊、賽特斯、大力電工等9家公司。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包括之前已在新三板摘牌的企業,有轉科創板意向的企業數量近百家。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認為,在新三板一萬多家企業中,有些優質企業有更大的資本規劃,申報科創板動力比較足。
但是,科創板有嚴格上市標準,從細分領域和財務指標來看,其中有些公司與科創板的標準還存在差距。以大力電工為例,公司目前市值為3.48億元,根據科創板上市標準,最低市值標準是預計市值不低于10億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由于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數量有限、質量也嚴格把關,能夠轉板到科創板上的新三板企業還是少數。
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彭海表示,目前有428家新三板企業符合科創板上市前四項財務標準,占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的4.11%。考慮到前期上市企業數量少,結合掛牌企業主營業務類型看,預計符合科創板上市標準的新三板企業少于30家。
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預計,近兩年登陸科創板的企業中,僅有30至50家企業來自新三板或曾經掛牌新三板。同時,預計科創板首批上市的公司中,絕大多數是獨角獸與被扶持的行業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