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鼓勵私募、券商設立資管計劃化解質押風險后,銀保監會也發文鼓勵險資設立專項產品,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
25日,銀保監會通過官網發布《關于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優勢,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為優質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提供長期融資支持,維護金融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通知》主要內容包括:一是設定了產品管理人條件,要求產品管理人應具有發行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資格。二是明確了專項產品的投資范圍,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公司及其股東公開發行的債券和非公開發行的可交換債券等。三是強調了專項產品的退出安排,一方面支持保險機構發揮機構投資者作用,維護上市公司長期穩健經營,同時明確了產品的退出安排和方式,確保平穩退出。四是制定了專項產品風險管控措施。從專戶管理、封閉期、存續期、投資集中度、事前登記、信息披露、關聯交易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五是明確該產品不納入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計算投資比例。
記者獲悉,北京某大型保險公司籌備的化解質押風險的專項產品已準備就緒,正在走流程,在履行完相關程序后將很快面世。
銀保監會表示,將進一步支持保險機構增加對上市公司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規模,調整和優化股權投資、債權投資等領域監管制度,對符合國家戰略和宏觀政策導向的項目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長期資金和資本性資金。
此前,證券業協會22日晚表示,為紓解民營股權質押困難,證券行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遵照統一組織、分散決策原則設立,首次由11家券商達成意向出資210億元設立母資管計劃,作為引導資金支持各家證券公司分別設立若干子資管計劃,吸引銀行、保險、國有企業和政府平臺等資金投資,形成1000億元總規模的資管計劃,專項用于幫助有發展前景的上市公司紓解股權質押困難。
上周末,證監會表示,鼓勵地方政府管理的各類基金、合格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券商資管產品分別或聯合組織新的基金,幫助有發展前景但暫時陷入經營困難的上市公司紓解股票質押困境。
對于監管層鼓勵機構出手緩解質押危機,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稱,“股權質押風險積聚,較大程度上是部分民企無法從其他渠道拿到貸款,不得不通過股權質押來融資。在股市大幅下跌的背景下,質押就形成了堰塞湖的風險。化解質押危機可以說是當務之急,未來要增加中小企業融資的渠道,讓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合法合規的途徑融到資,這樣才能夠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監管層的一系列措施,將減輕投資者對于股權質押風險爆發的擔憂。”
上周五收盤時,多家券商股跌破凈資產,國元證券、東吳證券、海通證券當時市凈率都已不足0.8倍。然而,券商股本周卻持續大漲,業內普遍認為與股權質押風險降低有關。
安信證券非銀分析師趙湘懷指出,質押風險有望得到長期顯著改善,帶動券商股估值持續修復。
廣發證券表示,當下證券板塊2018年PB為0.96倍,已經充分反映了股票質押的風險狀況。引入市場化手段緩解股票質押風險,有助于降低券商業務壓力,幫助估值修復。(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