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行業資訊頻道>首頁推薦>

近300只基金遭遇“清盤危機”

近300只基金遭遇“清盤危機”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今年以來的基金清盤高發態勢在三季度依然延續。數據顯示,加上9月份新增的35只清盤基金,三季度共有125只基金清盤,今年以來已發布清盤公告的公募基金累計已達293只,是去年全年的2.8倍。

深圳特區報訊 今年以來的基金清盤高發態勢在三季度依然延續。數據顯示,加上9月份新增的35只清盤基金,三季度共有125只基金清盤,今年以來已發布清盤公告的公募基金累計已達293只,是去年全年的2.8倍。

從基金類型看,混合型和債券型基金成為清盤的主要類型,兩類基金的清盤數量分別為153只和105只,合計占到清盤總數的近九成。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今年權益市場非常低迷,不少投資者的投資品種由高風險權益產品轉向貨幣基金、短債基金,承受市值縮水、投資者贖回的小微基金、迷你基金越來越多,基金清盤數量迅速增加。

對于債券型基金清盤的高發狀態,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固收投資總監認為,今年債券型基金清盤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配置了低等級信用債甚至“踩雷”個券的債基,凈值大幅回撤,遭遇大額贖回,導致基金規模大降甚至清盤;第二種是在資管新規和流動性新規的約束下,大資金撤離,更多債基淪為迷你基金,今年定制債基的清盤也比較多。“今年持有中高等級信用債和利率債的債券基金,整體收益率還不錯。但配置了低等級信用債,或持倉中有民營債券或‘踩雷’風險的債基,由于流動性較差,凈值回撤甚至不低于股票型基金,也會引發資金大額贖回,導致基金清盤。”該投資總監說。

該投資總監還透露,從公司成本和債基投資的角度看,小微債基的運作性價比較低,同樣需要投研精力和人工成本,而且如固定結算費用都需要投入與大基金類似的資源;從投資角度看,如果債基規模太小,則可能無法達到一些投資所需的門檻,比如在銀行間市場交易債券至少需要1000萬元,而根據“雙十原則”,基金規模至少要達到1億元,低于1億元規模的債基就會被部分市場拒之門外。(宗和)

[責任編輯:江書劍]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欧洲国产伦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精品免费看 | 亚洲欧美在线网址 | 亚洲性爱女色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