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圖片視覺 > 時事社會 > 

秦巴山區深處小村:撂荒地里興產業

2020-05-15 08:21來源:新華網

這是4月1日拍攝的龍臺村部分土地(無人機照片)。圖中上半部分為已種上中藥材的新整土地,下半部分為該村種植的傳統作物。新華社記者劉坤攝

新華社成都5月14日電題:撂荒地里興產業——秦巴山區深處小村產業發展見聞

新華社記者劉坤、吳曉穎

初夏時節,位于秦巴山深處的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水寧寺鎮龍臺村,上百名村民揮動鋤頭和鐮刀,在荒廢了近20年的撂荒地里勞作。新平整出的300畝土地已種上中藥材,按照計劃,到今年底,中藥材種植規模將達到1000畝。

龍臺村地處川陜革命老區。以前龍臺村閉塞落后,許多村民選擇外出務工,村里部分土地常年荒廢。

隨著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龍臺村從無到有建成水泥路13公里,實現組組通,入戶率達95%;137戶村民住進新居;全村連片種植核桃500畝、丹參300畝、皂角120畝、佛手100畝;2019年全村93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村委會主任李國成說:“精準扶貧期間,我們村整村推進的產業現在陸續開始見效益,光是丹參每畝就使村民增收3000元。我們現在新整理連片土地種植中藥材,全村統籌規劃,進一步鞏固擴大脫貧攻堅階段取得的成果。”

誰能想到,李國成幾年前曾是村里的貧困戶。他因病致貧,靠政策扶持和自己的勤勞發展生豬養殖業。2019年,他的豬場生豬年出欄量3400頭,純利潤43萬元。2017年,他因為致富能力出色,被村民選為村委會主任。

近幾年,像李國成這樣的能人在龍臺村不斷涌現,種植食用菌的魏仁益、創辦“幸福農場”的董世雙、返鄉創業的王軍……在政策引領和能人的帶動下,村民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

“我們龍臺村有句話,叫‘熱怕太陽冷怕霜’,這是在諷刺當懶漢的人。脫貧不能當懶漢,致富更不能當懶漢!不要覺得我們婦女力氣不大,我可是扛著鐮刀沖在最前面的。”村民李菊華笑著說。

“產業發展得好,村民們就會富起來。”李國成說,短短幾年,他自己從貧困戶轉變為致富帶頭人,親眼見證了龍臺村的變化。這些變化,在秦巴山區很多地方都發生著。

[責任編輯:馬靜欣]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新聞評論

新闻跟贴(跟贴 0 条)
网友评论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300个字还没有帐号?注册
*所有评论留言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匿名    
查看更多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一本一久本久a久久精品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一片 |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 亚洲精品R级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 日本三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