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019年12月27日電 據歐洲《星島日報》報道,馴鹿被視為圣誕老人的好幫手,但在現實生活中,馴鹿的生存日漸受到威脅,數量大跌近6成,今年曾有科學家發現200只馴鹿因環境問題而集體餓死的慘劇。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的《北極報告》指出,近年北極圈的野生馴鹿與北美馴鹿的數量在過去20年急劇下降約56%,從約470萬只減少至210萬只。
負責研究的生態學家Don Rueesll表示,動物數量的增減原屬自然現象,數量可以從數十萬跌至數萬然后重新增長至數十萬,但是馴鹿的問題在于數量一直下降,并無回彈跡象,估計是與全球暖化有關。
報道稱,由于地球暖化,溫暖的北極圈令永凍土帶解凍,蒼蠅與寄生蟲相繼增加,加速疾病傳播,導致動物患病及死亡率上升。此外,氣候變暖導致北極區干旱,馴鹿的食物如地衣、苔蘚類植物日益減少,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降雨增加則在凍原地帶形成了堅固冰層,北極圈的動物也難以行走及攝食。
挪威科學家曾于今年7月在北極地區的冷岸群島,發現逾200只馴鹿尸體,最后證實它們是在上一個冬季餓死,這是當地最大規模的馴鹿集體死亡事件,研究員傷心地說,“看到這么多動物同時伏尸在地是很恐怖的事情,這是氣候變化的可怕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