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在美國紐約感恩節大游行上,“火雞湯姆”造型花車行進在曼哈頓街頭。
當日,第92屆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在紐約舉行,各式各樣的玩偶氣球、花車隊伍在曼哈頓的摩天大樓間穿行,吸引數百萬民眾前來觀看。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始于1924年,是全美規模最大的感恩節游行。
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11月22日,在美國紐約感恩節大游行上,“書架精靈”造型氣球行進在曼哈頓街頭。
當日,第92屆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在紐約舉行,各式各樣的玩偶氣球、花車隊伍在曼哈頓的摩天大樓間穿行,吸引數百萬民眾前來觀看。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始于1924年,是全美規模最大的感恩節游行。
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11月22日,在美國紐約感恩節大游行開始前,氣球操縱人員進行準備工作。
當日,第92屆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在紐約舉行,各式各樣的玩偶氣球、花車隊伍在曼哈頓的摩天大樓間穿行,吸引數百萬民眾前來觀看。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始于1924年,是全美規模最大的感恩節游行。
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11月22日,在美國紐約感恩節大游行開始前,演員們抱團取暖。
當日,第92屆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在紐約舉行,各式各樣的玩偶氣球、花車隊伍在曼哈頓的摩天大樓間穿行,吸引數百萬民眾前來觀看。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始于1924年,是全美規模最大的感恩節游行。
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11月22日,在美國紐約感恩節大游行上,“超級飛俠樂迪”造型氣球行進在曼哈頓街頭。
當日,第92屆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在紐約舉行,各式各樣的玩偶氣球、花車隊伍在曼哈頓的摩天大樓間穿行,吸引數百萬民眾前來觀看。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始于1924年,是全美規模最大的感恩節游行。
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11月22日,在美國紐約,人們觀看2018年梅西感恩節大游行。
當日,第92屆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在紐約舉行,各式各樣的玩偶氣球、花車隊伍在曼哈頓的摩天大樓間穿行,吸引數百萬民眾前來觀看。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始于1924年,是全美規模最大的感恩節游行。
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11月22日,在美國紐約感恩節大游行上,小精靈造型氣球行進在曼哈頓街頭。
當日,第92屆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在紐約舉行,各式各樣的玩偶氣球、花車隊伍在曼哈頓的摩天大樓間穿行,吸引數百萬民眾前來觀看。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始于1924年,是全美規模最大的感恩節游行。
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11月22日,在美國紐約,人們觀看2018年梅西感恩節大游行。
當日,第92屆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在紐約舉行,各式各樣的玩偶氣球、花車隊伍在曼哈頓的摩天大樓間穿行,吸引數百萬民眾前來觀看。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始于1924年,是全美規模最大的感恩節游行。
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11月22日,在美國紐約感恩節大游行上,“恐龍寶寶”造型氣球車行進在曼哈頓街頭。
當日,第92屆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在紐約舉行,各式各樣的玩偶氣球、花車隊伍在曼哈頓的摩天大樓間穿行,吸引數百萬民眾前來觀看。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始于1924年,是全美規模最大的感恩節游行。
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11月22日,在美國紐約感恩節大游行上,一名觀看游行的男孩與演員擊掌。
當日,第92屆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在紐約舉行,各式各樣的玩偶氣球、花車隊伍在曼哈頓的摩天大樓間穿行,吸引數百萬民眾前來觀看。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始于1924年,是全美規模最大的感恩節游行。
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相關鏈接
悉尼小學里的別樣中秋節
9月13日,在澳大利亞悉尼,來自保加利亞的家長在中秋慶祝活動中表演民族傳統舞蹈。新華社記者白雪飛攝
得知學校的中秋節慶祝活動需要志愿者幫忙,劉女士積極地報了名。
劉女士的兒子在澳大利亞悉尼北部華人區車士活的公立小學上三年級。每年的中秋節慶祝活動是學校的一個重要傳統,從1997年以來從未間斷。
如今,這一慶祝活動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成為車士活小學多元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受各國學生和家長們的喜愛。
慶祝活動當天,很多家長提前來到學校操場上,按照事先劃分好的區域開始為晚上的活動做準備。
劉女士和其他幾位媽媽負責今年的中國食品攤位——“長城廚房”,這也是每年中秋節慶祝活動上非常受歡迎的攤位之一。除了水餃、煎餃、涼面等中國美食,媽媽們還在攤位上裝飾了一個扇面,上面一個大大的“福”字格外醒目。
“學校舉辦中秋節慶祝活動是對中華文化的重視和認可,我是中國媽媽,當然要積極幫忙。而且,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人一起過中秋,也是一種很特別的體驗。”劉女士說。
一旁的韓國攤位上,擺放著剛出鍋的年糕和烤肉。韓國媽媽金美善說:“中秋節也是韓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節日當天我們會吃松餅,也會賞月。不過,今年我們準備了一些烤肉、年糕和煎餃,希望大家嘗嘗各種不同的韓國食品。”
伴著中東風情的音樂,敘利亞媽媽拉莎身著傳統服裝,正忙著烹制自己的拿手菜。拉莎已是第四次參加學校的中秋節慶祝活動,經營餐飲服務公司的她準備起來駕輕就熟。
“我們很喜歡這個活動。我的孩子在這里上學,我希望大家也嘗嘗敘利亞風味兒,我的肉丸可是很受歡迎的。”拉莎說。
9月13日,在澳大利亞悉尼,學校的中文老師在中秋慶祝活動中查看學生的中文書法作品。新華社記者白雪飛攝
太陽西沉,誘人的香味從一個個攤點上飄出,中國月餅、澳大利亞燒烤、日本壽司、保加利亞奶酪派和蘋果派、埃及兵豆湯、泰國春卷、印度薄餅等各國美食琳瑯滿目,在一盞盞紅燈籠的映襯下,節日氣氛格外濃厚。
“很多文化都有自己獨特的食物,我們希望學生們通過享受不同的美食,去了解美食背后的文化背景。”車士活小學助理校長董老師說。
董老師是上海人,1995年到車士活小學任教,正是她創立了車士活小學的中文教學項目和中秋節慶祝活動。
起初,董老師是學校唯一的中文老師,每周有兩天中文課。現在,全校共有兩名全職中文老師和兩名兼職老師,2013年還開設了孔子課堂,中文已成為學校的第二語言。
車士活小學還同北京市白家莊小學、南京市夫子廟小學結成姐妹學校,定期開展交流活動。除了中秋節慶祝晚會,學校還舉辦端午節、中國日等活動,以多種方式讓學生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
“學習語言不僅僅是學怎么說、怎么寫,還應當去了解它背后的文化和思維方式。我希望學生們今后能夠寬容地接納和感受不同文化。”董老師說。
車士活小學有1300多名學生,雖然來自近40個不同文化背景,但孩子們在同一個校園中和諧相處。
9月13日,在澳大利亞悉尼,學生在中秋慶祝活動中表演扇子舞蹈。新華社記者白雪飛攝
當晚的活動除了琳瑯滿目的美食外,孩子們還精心準備了一場文藝演出,中國的舞獅、民樂合奏、扇子舞,日本的漁歌,韓國的街舞,印度和保加利亞的傳統舞蹈……臺上臺下充滿歡聲笑語。
夜幕低垂,一位身著綠色旗袍的老師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拿著兔子玩偶,引領孩子們開始了中秋節慶祝活動最受歡迎的環節——燈籠游行。
身著各式各樣民族服裝的孩子們,伴著皎潔的月光和星星點點的燈火,讓夜色中的校園充滿歡樂祥和。(郝亞琳)
相關鏈接
第25屆紐約巴士節在布魯克林舉行
10月7日,人們在美國紐約舉行的巴士節上參觀。
當日,由紐約交通博物館主辦的第25屆紐約巴士節在布魯克林舉行,十余輛巴士敞開車門,向民眾展示了紐約地面公共交通工具80多年來的變遷。
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10月7日,在美國紐約舉行的巴士節上,一名女子在3100號巴士上看報。該車型是美國首批配備空調的巴士車型之一。 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這是10月7日在美國紐約拍攝的3100號巴士,該車型是美國首批配備空調的巴士車型之一。 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10月7日,在美國紐約舉行的巴士節上,一名女子在一輛老巴士上拍照。 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相關鏈接
第27屆鯨魚節南非赫曼紐斯開幕
9月30日,在南非赫曼紐斯小鎮附近海面上,2頭南露脊鯨在海岸邊暢游。9月29日,位于開普敦以東約115公里的赫曼紐斯小鎮迎來2018年的鯨魚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乘船出海觀鯨,也可在岸邊等待鯨魚的到來。新華社記者陳誠攝
9月30日,在南非赫曼紐斯小鎮附近海面上,一頭南露脊鯨躍出海面。9月29日,位于開普敦以東約115公里的赫曼紐斯小鎮迎來2018年的鯨魚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乘船出海觀鯨,也可在岸邊等待鯨魚的到來。新華社記者陳誠攝
9月30日,在南非赫曼紐斯小鎮附近海面上,南露脊鯨在海岸邊暢游。9月29日,位于開普敦以東約115公里的赫曼紐斯小鎮迎來2018年的鯨魚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乘船出海觀鯨,也可在岸邊等待鯨魚的到來。新華社記者陳誠攝
9月30日,在南非赫曼紐斯小鎮附近海面上,南露脊鯨在海岸邊暢游。9月29日,位于開普敦以東約115公里的赫曼紐斯小鎮迎來2018年的鯨魚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乘船出海觀鯨,也可在岸邊等待鯨魚的到來。新華社記者陳誠攝
9月30日,在南非赫曼紐斯小鎮附近海面上,一頭南露脊鯨躍出海面。9月29日,位于開普敦以東約115公里的赫曼紐斯小鎮迎來2018年的鯨魚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乘船出海觀鯨,也可在岸邊等待鯨魚的到來。新華社記者陳誠攝
9月30日,在南非赫曼紐斯小鎮,游客乘船出海近距離欣賞南露脊鯨。9月29日,位于開普敦以東約115公里的赫曼紐斯小鎮迎來2018年的鯨魚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乘船出海觀鯨,也可在岸邊等待鯨魚的到來。新華社記者陳誠攝
9月30日,在南非赫曼紐斯小鎮附近海面上,南露脊鯨在海岸邊暢游。9月29日,位于開普敦以東約115公里的赫曼紐斯小鎮迎來2018年的鯨魚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乘船出海觀鯨,也可在岸邊等待鯨魚的到來。新華社記者陳誠攝
9月30日,在南非赫曼紐斯小鎮附近海面上,南露脊鯨在海岸邊暢游。9月29日,位于開普敦以東約115公里的赫曼紐斯小鎮迎來2018年的鯨魚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乘船出海觀鯨,也可在岸邊等待鯨魚的到來。新華社記者陳誠攝
9月30日,在南非赫曼紐斯小鎮附近海面上,一頭南露脊鯨躍出海面。9月29日,位于開普敦以東約115公里的赫曼紐斯小鎮迎來2018年的鯨魚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乘船出海觀鯨,也可在岸邊等待鯨魚的到來。新華社記者陳誠攝
相關鏈接
美國硅谷舉行“臉書節”活動
8月11日,在美國舊金山灣區,參加“臉書節”的游客在臉書園區標志前合影。當日,舊金山灣區臉書園區舉行“臉書節”,人們在活動中欣賞文藝表演,品嘗美食,乘坐游樂設施等,活動收入將捐給慈善團體。新華社記者吳曉凌攝
8月11日,在美國舊金山灣區,人們在“臉書節”游戲區乘坐摩天輪。當日,舊金山灣區臉書園區舉行“臉書節”,人們在活動中欣賞文藝表演,品嘗美食,乘坐游樂設施等,活動收入將捐給慈善團體。新華社記者吳曉凌攝
8月11日,在美國舊金山灣區,人們在“臉書節”的游戲區游玩。當日,舊金山灣區臉書園區舉行“臉書節”,人們在活動中欣賞文藝表演,品嘗美食,乘坐游樂設施等,活動收入將捐給慈善團體。新華社記者吳曉凌攝
8月11日,在美國舊金山灣區,人們在“臉書節”的游戲區游玩。當日,舊金山灣區臉書園區舉行“臉書節”,人們在活動中欣賞文藝表演,品嘗美食,乘坐游樂設施等,活動收入將捐給慈善團體。新華社記者吳曉凌攝
相關鏈接
太熱鬧了!侗族同胞歡度“凍魚節”,隔著屏幕都感受到了熱情
11月20日報道,2018年11月19日,侗族同胞在參加貴州省從江縣慶云鎮“凍魚節”踩歌堂。(無人機拍攝)2018年11月19日,貴州省從江縣慶云鎮境內的石姓侗族同胞迎來傳統一年一度的“凍魚節”,當地侗族同胞身著節日盛裝舉行祭薩、踩歌堂、賽侗歌,慶祝豐收,祈福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2018年11月19日,侗族同胞在參加貴州省從江縣慶云鎮“凍魚節”祭薩儀式。 據了解,“凍魚節”是當地“石氏”侗族同胞特有的祭祀傳統節日,定在每年農歷的10月12日,是人們紀念祖先遷徙而舉辦的規模盛大的節日,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節日期間,主人邀請親友聚餐、參與慶祝活動,共享豐收喜悅。
2018年11月19日,侗族同胞在參加貴州省從江縣慶云鎮“凍魚節”祭薩儀式。(無人機拍攝)
2018年11月19日,侗族同胞在參加貴州省從江縣慶云鎮“凍魚節”踩歌堂。(無人機拍攝)
相關鏈接
深山苗寨迎“農民豐收節”
深圳新聞網訊 2018年9月15日,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喜迎中國首屆“農民豐收節”——2018金秋燒魚季啟動儀式在桿洞鄉花孖苗寨舉行,數百名苗族群眾和游人共同開展了水田拔河、田間捉魚、傳統打谷和燒魚等活動,慶祝豐收。
廣西柳州市融水縣山區有插秧時節放養鯉魚苗的習俗,金秋時節稻熟魚肥,收稻燒魚成為別致一景。
廣西柳州市融水縣山區有插秧時節放養鯉魚苗的習俗,金秋時節稻熟魚肥,收稻燒魚成為別致一景。
廣西柳州市融水縣山區有插秧時節放養鯉魚苗的習俗,金秋時節稻熟魚肥,收稻燒魚成為別致一景。
相關鏈接
中國(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開幕 萬人齊品麻辣味道
10月19日在重慶拍攝的火鍋美食文化節現場。 當日,第十屆中國(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在重慶市江北區正式開幕。本屆火鍋美食文化節為期4天,以“麻辣happy城市節日”為主題,50000平方米的展區吸引了70余個火鍋品牌、300余家火鍋供應鏈企業參展,萬人同燙火鍋的盛況在“火鍋之都”重慶再現。 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10月19日,食客們圍坐在一口特大火鍋前品嘗。 當日,第十屆中國(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在重慶市江北區正式開幕。本屆火鍋美食文化節為期4天,以“麻辣happy城市節日”為主題,50000平方米的展區吸引了70余個火鍋品牌、300余家火鍋供應鏈企業參展,萬人同燙火鍋的盛況在“火鍋之都”重慶再現。 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這是10月19日在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現場拍攝的菜品。 當日,第十屆中國(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在重慶市江北區正式開幕。本屆火鍋美食文化節為期4天,以“麻辣happy城市節日”為主題,50000平方米的展區吸引了70余個火鍋品牌、300余家火鍋供應鏈企業參展,萬人同燙火鍋的盛況在“火鍋之都”重慶再現。 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10月19日,食客們圍坐在一口特大火鍋前品嘗。 當日,第十屆中國(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在重慶市江北區正式開幕。本屆火鍋美食文化節為期4天,以“麻辣happy城市節日”為主題,50000平方米的展區吸引了70余個火鍋品牌、300余家火鍋供應鏈企業參展,萬人同燙火鍋的盛況在“火鍋之都”重慶再現。 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10月19日,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現場展出的各色火鍋菜品吸引眾人拍攝。 當日,第十屆中國(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在重慶市江北區正式開幕。本屆火鍋美食文化節為期4天,以“麻辣happy城市節日”為主題,50000平方米的展區吸引了70余個火鍋品牌、300余家火鍋供應鏈企業參展,萬人同燙火鍋的盛況在“火鍋之都”重慶再現。 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相關鏈接
苗族新村的國慶節
10月6日,在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塘子街道小海村,幾名婦女在新居前聊天。國慶節期間,云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塘子街道小海村一片喜慶祥和。人們身著節日盛裝,載歌載舞,歡慶搬入新居后的第一個國慶節。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10月6日,在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塘子街道小海村,人們行走在村道上。國慶節期間,云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塘子街道小海村一片喜慶祥和。人們身著節日盛裝,載歌載舞,歡慶搬入新居后的第一個國慶節。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10月6日,在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塘子街道小海村,人們在村里的活動廣場表演民間歌舞。國慶節期間,云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塘子街道小海村一片喜慶祥和。人們身著節日盛裝,載歌載舞,歡慶搬入新居后的第一個國慶節。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10月6日,在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塘子街道小海村,家長帶著孩子在村里的休閑健身廣場玩耍。國慶節期間,云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塘子街道小海村一片喜慶祥和。人們身著節日盛裝,載歌載舞,歡慶搬入新居后的第一個國慶節。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在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塘子街道小海村,兩名小女孩在村里的休閑亭玩耍(9月30日攝)。國慶節期間,云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塘子街道小海村一片喜慶祥和。人們身著節日盛裝,載歌載舞,歡慶搬入新居后的第一個國慶節。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