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圖片視覺 > 時事社會 > 

從萬橋飛架看中國奮斗——在貴州高高的山崗上

2018-10-15 07:43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貴陽10月14日電 題:從萬橋飛架看中國奮斗——在貴州高高的山崗上

新華社記者劉茁卉、胡星、蔣成

一列動車組測試列車駛過夜郎河特大橋(1月11日無人機拍攝)。該橋位于貴州省桐梓縣境內,主橋設計采用“提籃式”鋼管骨架拱橋,最大跨度370米。

世界橋梁看中國,中國橋梁看貴州。

作為中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貴州在喀斯特高原上架起2萬余座橋梁,創造了數十個“世界第一”。

世界高橋前100名中,46座在貴州。改革開放40年來,數代建設者鑄就“橋梁精神”,打造了數量多、類型全、技術復雜、難度極大的“橋梁博物館”。

奇跡的背后,是中國人民奮斗精神的寫照。


打造世界級“橋梁博物館”

 

位于貴州省福泉市,修建于明代的葛鏡橋被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西南橋梁之冠”(8月21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陶亮攝

古往今來,連通西南地區的難點在貴州,關鍵也在貴州。宋人趙希邁在《到貴州》的詩中寫道:“涉歷長亭復短亭,兼旬方抵貴州城。”

為了打開交通,貴州認定一個理:建橋。

 

始建于清光緒年間的貴州省福泉市和善橋(8月21日無人機拍攝)。僅福泉市,修建于明清時期保存至今的石橋就有130座。新華社記者陶亮攝

僅福泉市,修建于明清時期保存至今的石橋就有130座。單孔、多孔、不規則孔、絕壁起拱……這里可謂“古代造橋技藝的集大成者”。抗戰時期,在此辦學的橋梁專家茅以升對這些古橋贊嘆不已,并將當地明代修建的葛鏡橋譽為“西南橋梁之冠”。

時過境遷,京滇古驛道上的石橋已失去時代功能,但在貴州通往云南的路上,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新建的世界級大橋。它們橫空出世,驚艷世人。

 

無人機拍攝的大小井特大橋(9月12日攝)。目前,橫跨在貴州省羅甸縣大井河上的大小井特大橋正在建設中。該橋全長1.5公里,主跨450米。新華社記者劉續攝

日前,位于貴州、云南交界處,杭瑞高速公路上的“北盤江第一橋”以其橋面至江面565.4米垂直高度,被吉尼斯官方認證為“世界最高橋”。

跟隨大橋養護人員劉守松走在橋面下方的檢修通道,從500多米高空俯瞰川流不息的北盤江猶如一條溪流。“峽谷橫向風吹來,那感覺才刺激。”劉守松說,日常巡查中,伸縮縫中有無銹蝕都不放過。大橋建設用了3萬多噸鋼材,每一根鋼構上都有二維碼,通過“健康橋梁檢測系統”,一掃碼即知道有無異常。

“北盤江第一橋”是世界特大跨徑鋼桁梁斜拉橋的典范。據貴州公路工程集團第三分公司副總經理廖萬輝介紹,僅從大的施工工藝上講,大橋就有鋼桁梁整節段梁底軌道“縱移橫拼”等5大成果創新。為了解決峽谷拼裝難題,建設單位專門在橋頭建起了新工藝試驗場,“做1比1大小的實體拼接試驗,不同方案的圖紙堆了2米多高”。

北盤江是貴州橋梁建設的一個縮影,這里還集中了幾十座世界級的公路、鐵路特大橋。“貴州峽谷溝壑縱橫、切割極深,稍不留意就修成了世界級大橋。”廖萬輝說,不是為了世界第一而修建,“要從那里過,就要修高橋”。

都說貴州“地無三里平”,但從海拔500多米的赤水河谷,到海拔2000多米的烏蒙高原,一路高速公路行車不會感到明顯高度起伏。這是因為一座座架設在高山峽谷間的大橋,讓貴州成為暢通的“高速平原”。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潘海說,目前貴州公路橋梁有2.1萬座,梁橋、拱橋、懸索橋、斜拉橋等所有橋梁類型都有并屢創世界紀錄,是名副其實的“橋梁博物館”。


東渡“取經”和一粒砂


1988年,連接日本本州與四國的跨海大橋瀨戶大橋建成通車。這座施工耗時近10年,總長達37公里的公路鐵路兩用橋,是當時世界橋梁史上的空前杰作。

建成那天,橋梁開放參觀。人們涌上大橋,歡呼、歌唱。

在人群中,來自中國貴州的小伙子周平以專業眼光,認真地觀察大橋的每個細節。同濟大學橋梁專業畢業剛兩年,他被公派到日本學習橋梁設計、施工和管理。

在這座橋上,他參觀了一天。他說,一座橋上匯集了多種橋型,很多施工工藝世界首創,但那時的中國,跨百米的大橋都很少。

那年周平22歲,意氣風發,帶著“修世界級大橋”的夢想回到貴州。

17年后的2005年,周平接到了設計修建貴州安順市境內壩陵河特大橋的任務。這是鋼桁梁懸索橋,主跨達到1088米,而此前貴州修過的橋最大跨度僅388米。“增加這么多,難度太大了。”周平說,當時一下就想到,再去日本取經。

事與愿違。周平一行到日本,只帶回了幾篇公開發表的論文和在當地一些博物館找到的零星照片。

一切全得自己干。經過4年8個月的施工,建設者創造了多個中國甚至世界第一。峽谷間運輸困難,建設者世界首創飛艇牽引先導索;國內首次在超千米懸索橋上使用全回轉全液壓橋面吊機架設鋼桁加勁梁;國內橋梁首次采用大體積砼施工工藝……一個個專業詞語,催生了當時主跨“國內第一、世界第六”的特大橋。

“無先例可循,只有摸著石頭過河。”這是一路采訪中,貴州橋梁建設者對記者說得最多的話。


一列從貴陽北到重慶西的動車行駛在貴州省遵義市境內的烏江大橋上(1月25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劉續攝

2013年,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參與修建貴陽至甕安高速公路,其中包括控制性工程清水河大橋。這座橋主跨1130米,是世界上最大單跨板桁結合加勁梁懸索橋。

項目總經理張勝利在國內其他地方修過多座橋梁,但來到清水河,遇到的第一個難題,竟然是沒有建筑用的砂。

貴州河流密布,但多數為高山峽谷河流,可用的建筑砂極少。除了從重慶、湖南甚至馬來西亞等地購買,只有在本地開采石灰巖,加工研磨成機制砂。

清水河大橋開工前2個月,施工單位的工程師、實驗室主任沒干別的,專注向貴州同行學習如何采石制砂。“砂的粗基調和細基調如何區分;與水泥的配比如何科學;怎樣將機制砂混凝土打上幾百米高的橋面,這都需要摸索和試驗。”張勝利說。

在貴州修橋有多難,一砂即知一世界。

為了這一粒砂,貴州幾代建設者摸索前行,不僅在全國首創了成熟的機制砂工藝,還將貴州“土辦法”推動形成了全國行業標準,為世界高山峽谷地區的工程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經驗。


“萬橋飛架”的嬗變

位于貴州、云南交界處杭瑞高速上的北盤江大橋(8月10日無人機拍攝)。其橋面至江面565.4米的垂直高度,被吉尼斯官方認證為“世界最高橋”。新華社記者陶亮攝

在貴州平塘縣至羅甸縣高速公路施工現場,建設者正抓緊修建平塘特大橋。這座大橋因其中一個328米高的橋塔,成為混凝土結構塔高“世界第一”。

目前,橋塔已突破300米,預計11月即可完成封頂。沖刺階段,35歲的貴州橋梁建設集團工程師劉豪胸有成竹。“設計完備、預案充分,又一座世界級大橋建成指日可待。”他說。


貴陽至甕安高速公路上的清水河大橋(8月27日無人機拍攝)。該橋主跨1130米,是世界上最大單跨板桁結合加勁梁懸索橋。新華社記者劉續攝

“我是看著貴州的橋一點點‘長高’的。以前40米的高橋都很少見,現在動輒上百米。”劉豪是家里的第三代橋梁人,他的爺爺、父親都是貴州橋梁建設者。劉豪從小就經常跟隨父親來到工地。在他眼里,貴州橋梁幾十年來經歷多重變化。

橋型逐漸豐富:小時候看到的橋,幾乎都是拱橋,而現在所有的橋型在貴州都能找到;建設周期縮短:爺爺、父親進山修橋,五六年都很少回家,現在平塘特大橋這樣的世界級大橋,三年就能建成;工藝日趨先進成熟:以前修橋工藝只能一步步摸索,現在僅自己所在企業就積累了十幾種橋型的標準工藝圖,“哪個部位上什么手段都一目了然”,滿足了常見橋梁的設計施工需求。

人流、物流、資金流,隨著橋梁建設而聚攏貴州。貴州的橋梁多為交通控制性工程,20多個省級通道,因為橋梁而彼此相連,交通時間大幅縮短。僅以旅游業為例,今年上半年,貴州旅游業保持井噴式增長態勢,旅游總人數4.71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34.1%。


“萬橋飛架”動力何在?“窮省要辦大交通。”潘海說,將交通作為經濟發展全局的保障,貴州高起點建設高速公路網,頂層戰略設計為交通大發展提供持續動力。2015年,貴州實現縣縣通高速,其中1.1萬座橋梁,成為連接高速公路的一顆顆“珍珠”。

“萬橋飛架”潛力何在?百余項國家級和省級技術創新,突破一批關鍵技術難題,貴州已形成山區復雜條件下,覆蓋所有現代橋型的設計施工技術。同時,一大批橋梁建設人才在實踐中成長積累。受益于技術、人才,貴州橋梁建設有了巨大潛力。

“萬橋飛架”活力何在?受訪者普遍認為,改革開放40年來,貴州形成了“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勇攀高峰、不懈奮斗”的“橋梁精神”,促使橋梁建設不斷刷新紀錄,也使得經濟建設活力十足。


時間回到2009年12月23日,壩陵河大橋落成,周平見到了一幕熟悉的場景。周邊村寨的數千名群眾自發涌上了大橋,載歌載舞迎來即將改變他們生活的大橋。

“想起了1988年日本瀨戶大橋建成時,群眾歡呼慶祝的場景。對橋的渴望,全世界人民都一樣。”周平說,世界橋梁建設,20世紀70年代以前看歐美,80、90年代看日本,21世紀要看中國了。

又是萬山紅遍時。

在貴州高高的山崗上,萬橋飛架,秋色正好。



相關鏈接

貴州大小井特大橋建設進入沖刺階段

     

9月12日使用無人機拍攝的大小井特大橋。 目前,橫跨在貴州省羅甸縣大井河上的大小井特大橋建設進入沖刺階段。大小井特大橋全長1.5公里,主跨450米,是世界最大跨徑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據了解,該橋是平塘至羅甸高速公路關鍵性工程,對打通貴州“斷頭路”,助推滇黔桂石漠化片區脫貧攻堅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社記者劉續攝


   

 9月12日使用無人機拍攝的大小井特大橋。 目前,橫跨在貴州省羅甸縣大井河上的大小井特大橋建設進入沖刺階段。大小井特大橋全長1.5公里,主跨450米,是世界最大跨徑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據了解,該橋是平塘至羅甸高速公路關鍵性工程,對打通貴州“斷頭路”,助推滇黔桂石漠化片區脫貧攻堅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社記者劉續攝




    

9月12日使用無人機拍攝的大小井特大橋。 目前,橫跨在貴州省羅甸縣大井河上的大小井特大橋建設進入沖刺階段。大小井特大橋全長1.5公里,主跨450米,是世界最大跨徑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據了解,該橋是平塘至羅甸高速公路關鍵性工程,對打通貴州“斷頭路”,助推滇黔桂石漠化片區脫貧攻堅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社記者劉續攝



     

9月12日使用無人機拍攝的大小井特大橋。 目前,橫跨在貴州省羅甸縣大井河上的大小井特大橋建設進入沖刺階段。大小井特大橋全長1.5公里,主跨450米,是世界最大跨徑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據了解,該橋是平塘至羅甸高速公路關鍵性工程,對打通貴州“斷頭路”,助推滇黔桂石漠化片區脫貧攻堅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社記者劉續攝




  

  9月12日使用無人機拍攝的大小井特大橋。 目前,橫跨在貴州省羅甸縣大井河上的大小井特大橋建設進入沖刺階段。大小井特大橋全長1.5公里,主跨450米,是世界最大跨徑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據了解,該橋是平塘至羅甸高速公路關鍵性工程,對打通貴州“斷頭路”,助推滇黔桂石漠化片區脫貧攻堅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社記者劉續攝



相關鏈接

霧鎖清水河大橋 

  這是霧中的清水河大橋(8月27日無人機拍攝)。

  8月27日,位于貴州省甕安縣的清水河大橋云霧繚繞,景色如畫。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攝




  這是霧中的清水河大橋(8月27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攝


  這是霧中的清水河大橋(8月27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劉續攝


  這是霧中的清水河大橋(8月27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攝



相關鏈接

“亞洲第一高溜”鸚哥溜索改橋主體工程完工


    

    

     “鸚哥溜索”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茂租鎮鸚哥村與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龍潭鎮沿江村交界的金沙江上,距江面約260米、長約470米,有“亞洲第一高溜”之稱,不僅是金沙江上最高的溜索,也是鸚哥村2000多村民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2015年11月,鸚哥大橋列為國家“索改橋”工程開工建設。新建的“鸚哥溜索改橋”主橋與江面的垂直距離200米左右,大橋全長385.5米、寬9米。目前,從茂租鎮至鸚哥村的公路已建成,從白鶴灘水電站永久性大橋至鸚哥村的公路正在建設中,待鸚哥大橋正式通車后,村民再也不用溜索出行了,將徹底解決村民的出行難題。

       2018年5月30日,云南昭通,鸚哥大橋完成最后一段35米引橋現澆箱梁作業,標志著“鸚哥溜索改橋”主體工程完工,進入最后階段的橋面鋪裝和防護欄施工,預計6月底建成通車。



2018年5月30日,云南昭通,鸚哥大橋(無人機拍攝)。




2018年5月30日,云南昭通,鸚哥大橋(無人機拍攝)。


2018年4月30日,云南昭通,鸚哥溜和鸚哥大橋。



相關鏈接

海南鋪前大橋主橋有望10月合龍 鋪前到海口僅20分鐘

 


    空中俯瞰鋪前大橋。南海網記者劉洋攝


      8月27日上午,南海網記者用無人機航拍了位于文昌的鋪前大橋。從畫面可見,目前整個工程的地面作業已基本完工,正在對大橋的橋梁進行安裝工作,今年10月中旬有望實現主橋合龍。

  據悉,海南鋪前大橋目前主橋和引橋樁基、承臺、墩身的施工已全部完成,主橋鋼箱梁吊裝完成71%,引橋混凝土箱梁施工完成92% ,力爭年底通車。

  據了解,鋪前大橋起點與文昌濱海旅游公路相接,終點與海口江東大道二期工程相接,全長5.597公里,總投資約為30.1億。作為海南省“一橋四路”的重點工程,有助于實現全省田字形高速公路網絡構架。大橋建成后,從鋪前到海口的路程將由原來的1小時30分鐘縮短至20分鐘。(南海網記者劉洋)

  



  今年十月鋪前大橋有望實現合龍。南海網記者劉洋攝


建設中的鋪前大橋。南海網記者劉洋攝


  建設中的鋪前大橋。南海網記者劉洋攝


  目前大橋各項施工穩步推進。南海網記者劉洋攝



  建設中的鋪前大橋。南海網記者劉洋攝



 

  大橋建成后,從鋪前到海口的路程將由原來的1小時30分鐘縮短至20分鐘。南海網記者劉洋攝


[責任編輯:李曉蕾]

新聞評論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男男 | 竹菊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 人人视频久久精品视频 | 亚洲欧洲日本韩国精品 | 亚洲精品视频福利 | 天天噜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