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圳故事|國畫大師董振中 丹青里的深圳記憶
2025-04-11 14:09
來源: 深圳新聞網
人工智能朗讀:

我的深圳故事|國畫大師董振中 丹青里的深圳記憶

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11日訊(記者 李豫軍 翁瑞峰)“1989年第一次來深圳,感覺一切都很新鮮,而且很適應。”近日,國畫大師董振中在家中接受采訪,講述了他與深圳的緣分。

董振中,字子午,號老草,1945年生,1968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其代表作包括《孔子圣跡圖》《孟子圣跡圖》《水滸英雄譜》等,作品曾在國內外多地展出。游歷數十個國家后,他最終選擇定居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為何成為他的精神原鄉?

緣起深圳,扎根深圳

“當時深圳最高的樓是歷史博物館,公交車還是有小熊貓造型的。”董振中回憶,初到深圳時,他被“時間就是金錢”的標語震撼。

首次來深圳,他的兩幅畫賣了4000元,然后用這個錢買了一臺20寸彩電,“那時內地還沒有彩電,半個城的人都來我家看。”他與深圳節奏同步,甚至在工作臺貼上“閑談莫過三分鐘”的紙條,提醒自己專注創作。

歲月流轉,這份對深圳的熱愛與執著愈發堅定,“這座城市日新月異,充滿無限可能,我兒子清華畢業后也選擇扎根深圳。”

從傳統到現代的藝術之路

董振中的啟蒙老師是其伯父,晚清的秀才。從小教他學習《弟子規》《左傳》等經典。他親歷了從農耕社會到數字時代的巨變,也見證了深圳從改革前沿到科技之城的轉型。

“深圳人喜歡鮮艷、現代的畫風,傳統文人畫的梅蘭竹菊未必受歡迎。”他舉例,《哪吒鬧海》將傳統文化創新演繹,最終風靡全球,“深圳是最易接納現代文化的地方。”

他的畫作在深圳曾以30多萬元成交,“藝術需要商業價值,但也要與時俱進。”在西北創作成吉思汗念館、玄奘紀念館等壁畫時,他融入了深圳的鮮明風格,廣受好評。

對深圳藝術生態的期待

“香港受外來文化影響,畫風與我們不同。”董振中認為,深圳應在傳統國畫基礎上創新,形成獨特的“深圳畫風”。

他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深圳的機會屬于有準備的人,“這座城市必將成為世界一流,誰也阻擋不住。”


[編輯:葉梅 馬丹] [責任編輯:戰旗]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天堂中文 | 亚洲一本之道精品乱码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欧美专区国内精品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 思思热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