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5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趙新明 張銘)眼下,位于羅湖春風立交沿河南路段的橋下空間,正成為外賣騎手、快遞員常來常往的熱門地?!耙郧坝昙緲蛳氯菀追e水,根本不敢停,現在就算雨天騎車來也能隨充隨走?!?/p>
記者了解到,這片橋下復合空間是南湖街道通過民生微實事項目實施建設,根治漏水排水隱患之外,400個標準電動自行車停車位與充電設施同步落地,目前充電設施日均使用率已達80%。
復合利用城市空間緩解群眾出行需求并非孤例。近日,羅湖北地鐵站、雅園立交社區公園新建兩處充換電站點也已正式投入運營。
羅湖北地鐵站作為深圳地鐵14號線重要樞紐站點,日均客流量大,電動自行車停車需求旺盛。羅湖區在此改造了約1200平方米的電動自行車臨時停放區,新增500余個停車位。目前,該站點采用“政企共建”模式,打造“充換電+”服務點,由民營企業投資運營,現已投用6套充電樁(60個充電口)及1臺智能換電柜,同時還配備了智能監控、滅火器等安全設備,全方位保障充電過程安全可靠。未來,該站點還將新增約200個充電口,進一步提升充換電服務能力,為市民提供“地鐵+電動自行車”無縫接駁的出行體驗。
此外,隨著羅湖區街區精致化建設八大行動計劃的深入推進,雅園立交社區公園也實現“充換電+公園”的功能多元化升級。有關部門在公園建設中通過充分利用邊角空間,設置2臺智能換電柜與10個充電車位,打造出“充電+換電+休憩”的復合功能空間,讓社區公園成為居民享受綠色出行便利的溫馨驛站。
羅湖區通過“充換電+”模式,創新建設地鐵服務點和社區公園,初步探索出一條城市空間復合利用與綠色出行服務相結合的新路徑。未來,該區將繼續深化“充換電+”模式,加快構建覆蓋更廣、服務更優的綠色出行網絡。
羅湖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轄區社區公園規劃時,經評估存在電動車使用需求且空間充裕的社區公園,都將在設計建設中預留停放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