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10年來,吳漢祺和同事規劃開通了400多條無人機線路。 深圳特區報記者 莫榮寶 攝
今年春節期間,我看到這則新聞:深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一名產婦大出血,出血量超過1500毫升,急需大量輸血。生死一線間,4架無人機從寶安中心血站騰空而起,穿越39公里的城市夜空,僅用39分鐘便將救命血液精準投送至手術室,患者得以轉危為安。
如果按照傳統地面交通運送,從取血到送達手術室,需要超過120分鐘,而有了無人機航線,時間大幅壓減。很多媒體和網友稱贊“空中生命線”在和“死神”搶時間,為深圳速度點贊。
作為這條低空航線的規劃師,我難掩自豪。從事低空航線規劃10年,我參與規劃過上百條航線。但在我剛入職順豐時,我從事的工作不僅和低空航線無關,甚至不知道無人機是什么東西。
2011年,當我來到深圳入職順豐時,我是一名倉管員,主要負責分揀貨物,每天在分揀臺上重復著機械工作。2014年,公司進行戰略布局,啟動豐翼無人機項目并進行內部招聘。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參加了面試,當面試官描繪 “無人機從城市高樓間穿梭,跨越山海送去急需物資” 的場景時,我堅定認為無人機配送項目非常有發展潛力,特別是結合順豐的物流業務,會有很好的前景。于是我毅然報名,成為順豐無人機項目的一員,開始了我的轉型之路。
轉型之路遠比想象中艱難。我是零基礎的“小白”,前期的學習非常苦,每天的生活就是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無人機項目涉及領域非常廣泛,一方面學習空氣動力學、飛控原理、通信等知識;另一方面我也發揮動手能力強的優點,不斷拆裝無人機,通過反復動手,進一步“吃透”無人機。
夜深人靜時,我也曾經問過自己行不行,最終我還是堅持到成功的一天,2017年,我成功拿到無人機駕駛證,成為國內比較早拿證的一批人。
很多人會問,低空航線規劃師是干什么的?事實上,無人機物流配送的每一條航線需要經過精心規劃。以深圳為例,深圳高樓林立,磁場復雜,在規劃航線時,我們需要考慮信號干擾、禁飛區、沿途障礙物等許多因素。在規劃寶安中心血站到深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航線時,我先通過三維地圖和衛星地圖規劃好了兩地之間的航線,然后沿著航線走一遍,實地勘察中途的障礙物、高層建筑等,并在中途選擇備降點。整體勘察后,我們發現原規劃航線涉及限高區和通訊問題,于是又重新調整航線,采用技術手段解決通訊問題,這才成功開通了這條空中生命通道。
從業10年來,我和同事規劃開通了400多條無人機線路。無人機作為物流運輸的新方式,我們做的事情概括起來就是“急、難、險、貴”,利用無人機覆蓋能力強、到達范圍廣、高效靈活等特點,解決目前傳統運輸模式送不到、送不好的場景。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無人機飛越高原、山地、城市、海島等不同地形進行運輸。
從快遞倉管員到低空航線規劃師,很多人很詫異于我的轉變。面對巨大的行業跨度,我也曾充滿迷茫與恐懼。回想這些年的低空逐夢,我覺得是深圳這片熱土培育了我。
深圳特有的敢闖敢試、敢為人先、鼓勵創新的氣質,給了我轉型的勇氣。就拿我們團隊攻克復雜城市環境下無人機航線規劃難題來說,沒有現成經驗可借鑒,我們自己摸索、創新方法,從最初的蹣跚學步,逐漸成長為行業的引領者,不斷開辟新的發展方向。
深圳產業配套完善,研發的時候有些部件需要改進或加工,公司在深圳馬上就能找到接單的企業。深圳營商環境很好,規劃無人機航線需要經常跟政府部門打交道。在深圳的時候明顯感覺到效率最高,服務最到位。往往當天提交申請,當天就有了批復。
站在深圳的高樓樓頂遠眺,無人機閃爍的航燈與城市的霓虹交相輝映。從倉管員到低空航線規劃師,我的故事是深圳千萬奮斗者的縮影。我相信,每個敢于追夢的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空中賽道”。
(深圳特區報記者 鄭寬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