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山西姥爺”在龍崗甘坑書寫“趣龍崗 有意思”。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鋼 攝
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5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羅實宜)四月的鵬城,木棉開得正艷。4月4日,因題寫深圳地鐵10號線站名走紅的76歲山西書法家王朝珠,帶著北方的渾厚墨韻來到深圳龍崗,在吉華二十四史書院的雕花窗前、甘坑古鎮百年圍屋里的筆墨馨香中,與這座年輕城區展開了一場跨越山海的對話。當“山西姥爺”在二十四史書院提筆寫下“趣龍崗 有意思”時,宣紙上流轉的不只是墨跡,更是一個北方老人對嶺南人文的溫熱情懷。
古韻新輝:典籍園林中的文化溯源
“王老師,可把您盼來啦!熱烈歡迎您到咱們書院品讀歷史!”4日上午,“山西姥爺”王朝珠剛邁進二十四史書院大門,書院雅集負責人孔莉莉滿臉笑意,快步迎上前去,目光明朗,熱情洋溢。
孔莉莉介紹,書院自2022年開園至今,這里已舉辦漢服雅集、民謠音樂會、國學課堂等活動200余場,吸引超10萬人次游客。通過“典籍+場景”的模式,將婚慶、療愈、品牌展覽等業態融入園林,讓傳統文化“活”出商業新機。
這座以明清建筑為形、以“二十四史”為魂的地標文化綜合體,用細節場景詮釋了何為“典籍可親”。推開文獻樓的朱漆木門,一座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古建大宅映入眼簾?!斑@座樓是書院東方園林建筑群的‘心臟’。”孔莉莉介紹,樓里存放著《二十四史》等諸多重要典籍,堪稱書院的文化核心寶庫,每一部經典都傳承著來自久遠的歷史底蘊,靜靜訴說著往事前塵。
隨后,孔莉莉帶著王朝珠來到了“南越王閣”。“嶺南文化豐富多彩,包含客家文化、疍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州文化。在這兒,您能更好感受到廣東本地衣食住行里蘊含的獨特風情。”王朝珠認真聆聽,品味著嶺南文化的無窮魅力。
漫步至花溪,這里以唐宋八大家為主線打造的東方園林美景更讓王朝珠老人眼前一亮。(下轉A2版)
(緊接A1版)“我們邀請現場的朋友們用客家話演繹蘇軾的《定風波》,王老師您聽,這音韻是不是特別優雅好聽?”孔莉莉笑著介紹。在悠揚的客家話吟誦聲中,王朝珠沉浸在獨特音韻織就的詩文世界里,不時點頭稱許。
走進“杜甫書屋”,在這里,能真切感受到詩圣杜甫熾熱的家國情思,他的每一首詩都飽含對國家和人民的關切。王朝珠凝視著屋內展示的杜甫詩作,與古人又進行了一場心靈對話。
在書院內的“岳陽樓”前,孔莉莉講解道:“范仲淹在此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蓖醭檩p聲吟誦,感慨萬千。
移步“瑞鶴樓”,“山西姥爺”領略了故宮明清600年宮燈的韻味。登上二樓,放眼望去,榕樹、竹影與書院的廊廡曲折盡收眼底。王朝珠眼中滿是驚喜,連連稱贊:“在深圳這樣的現代都市,能見到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建筑,還讓典籍與園林共生,非常難得!”
在參觀過程中,“瑞鶴樓”里一片歡聲笑語吸引了王朝珠的注意,原來是一群小朋友也在這里參觀學習。王朝珠踱步過去,小朋友們認出了這位和藹的“山西姥爺”,馬上圍了過來。王朝珠微笑著鼓勵小朋友:“咱們是中國人,大家要把中國字寫好?!睍簝绕教砹艘环葜扇剀暗臍夥铡?/p>
來到花兮山房,當王朝珠應邀題寫“趣龍崗 有意思”時,現場氣氛達到了高潮。人群中,龍崗區委宣傳部有關人員手持王朝珠的書法作品走上前,激動地說:“您給地鐵站題的字,已經成為市民打卡的‘網紅墻’,我們大家都歡迎您常來深圳看看?!?/p>
“這就是夢中可居住的地方,能在這讀書、寫字,太幸福了。”王朝珠感慨地說,“我這次來深圳,被深圳人的熱情感動了。這座城市太有活力了,太有人情味了,處處都能感受到大家對文化的熱愛。”
考慮到“山西姥爺”王朝珠老人年事已高,長時間行走可能會比較勞累,龍崗區特意安排他體驗了來自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的運動助力機器人。當工作人員協助王朝珠穿上這款高科技產品時,他臉上綻露出了驚嘆的神情。
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王朝珠試著走了幾步,原本略顯沉重的步伐變得輕盈起來。他不禁贊嘆道:“這款機器人穿上去太舒服了,操作也簡單,深圳科技真發達。”這一小小的體驗,不僅展現了深圳在科技領域的創新成果,更體現了科技向善的人文溫度。
圍屋逸韻:客家風情里的歲月長歌
與二十四史書院相鄰的甘坑古鎮,宛如一本徐徐翻開的史書,用350多年的客家故事續寫著溫暖篇章。
這座坐落于龍崗區吉華街道的古鎮,是深圳十大古村落之一,依山傍水,房連巷通,錯落有致,仿若藏在都市喧囂中的“世外桃源”。在客家話里,“坑”意為小溪流、小水溝。甘坑古鎮泉眼遍布,溪水清甜,因而得名。
甘坑古鎮解說員向“山西姥爺”王朝珠介紹說,這里曾是客家人聚居地,留存著涼帽、甘坑舞麒麟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炮樓院、關帝廟、客家舊村等歷史建筑星羅棋布,與自然山水相融,構建起獨特的客家文化載體。
斑駁的甘坑炮樓,靜靜佇立,見證了東江縱隊的抗戰故事?!白鳛榭图胰藞皂g不拔精神的象征,承載著抗日游擊隊‘忠貞不渝、百折不撓’的東縱精神。”講解員的講述讓王朝珠動容。
行至甘坑農場,王朝珠遠遠便被一陣歡快的笑聲吸引,親子體驗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見到這幾天風靡鵬城的網紅“山西姥爺”,孩子們紛紛上前簇擁在他的身旁,家長們也不約而同地拿出手機記錄下這美好的瞬間,現場氛圍深深感染了王朝珠老人。
據介紹,甘坑古鎮在華僑城“文化+旅游+城鎮化”戰略模式的推動下,圍繞原有的古村落,成功蛻變成為集文化、生態、科技、旅游四位于一體的“中國文創第一鎮”,重煥生機與活力,以悠悠古韻、潺潺流水,慰藉著都市人的忙碌與疲憊,成為“深圳速度”下別樣的精神棲息地。
龍崗作為深圳的產業強區,多年來大力推進文化強區戰略,已連續七年位居全國工業百強區首位,在全國文化產業競爭力百強區中也位列第三,一直以來都是人文與科技協同發展的典范。這里不僅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還匯聚了眾多高科技企業,形成了完善的科技創新生態系統。從人工智能到生物醫藥,從新能源到新材料,龍崗的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王朝珠的到來,給龍崗的文化氛圍又添上了一筆生動的注腳,而龍崗則以其獨特的人文關懷和先進的科技成果,讓王朝珠進一步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魅力。正如王朝珠所說,深圳最動人的城市敘事就是——既能包容人們追逐夢想的腳步,又能守護那份溫暖人心的人文溫度。
“山西姥爺”這場龍崗之旅,在甘坑古鎮算是畫上了一個余情未了的逗號。離別之際,王朝珠還收到了來自甘坑古鎮的明信片,明信片上印著古鎮的美景,背后寫滿了祝福與感謝。這張帶著深圳龍崗溫度的明信片,見證了這段“有情懷”牽手“有意思”的溫暖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