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住建綜合分析平臺。
深圳新聞網2025年3月26日訊(記者 黃卓堅 通訊員 胡信均 李欣)近年來,福田區住房和建設局立足住建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突出AI對住建領域底層邏輯、生產范式、技術架構的系統性革新,吸收超腦數字基建概念強化技術縱深,著力推動住建領域從經驗驅動、制度驅動、數據驅動,再到現在的算法驅動,引領行業治理模式迭代升級,邁向住建領域治理4.0時代。
AI員工“小住”,小散工程備案審核時限突破秒計
“AI備案審核真能即報即審,系統會提示我們哪些材料需要補充或修改,減少了溝通成本、時間成本,也讓我們更清楚備案要求,降低了合規風險。”深圳某裝飾工程公司經理對數智員工“小住”的高效率輔助辦事連連稱贊。
AI員工“小住”。
近日,福田區住房和建設局在全區推行小散工程AI備案審核,通過大數據、CIM(城市信息模型)等技術深度融合,并引入DeepSeek的智能算法優化能力,精準審核施工合同、施工資質、承發包合同、特種作業資質等8項材料162項數據,誤判率不足1.5%。華富街道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數智員工‘小住’幫我們備案審核,極大提高政務服務效率,極致壓減企業備案的時間成本,也極力減輕基層工作人員負擔。”據統計,2月份以來,數智員工“小住”已累計審核小散工程4812單,發現問題16271項,100%做到及時反饋、精準指引、高效閉環。
AI員工“小信”,住建領域信訪回應實現精準交互
AI員工“小信”。
住建領域信訪涉及房屋質量、物業管理、拆遷糾紛、城市規劃、工地欠薪糾紛等,貼近群眾生活方方面面。對此,區住房建設局創新運用DeepSeek+場景運用、大語言模型算法、語義建模和自動分類、智能決策引擎等新質技術打造數智員工“小信”,體系解決“智能分類與分派、自動化回復與智能客服、輿情分析與風險預警、案件處理輔助決策、流程優化與效能監督”等場景問題,不僅能夠更準確援引和釋義相關法律法規,還能給市民提供很好的問題指引,信訪工單處理時效提升40%,政策咨詢類工單準確率達92%以上,投訴類工單準確率達78.3%。
AI員工“小安”,工地安全隱患實時管控
“為保證您的安全,請佩戴安全帽。”“您正在使用違規超高人字梯,請使用合規作業工具。”福田區某裝修工程現場AI攝像頭識別到了安全隱患,自動向施工人員播報安全提醒。
AI員工“小安”。
為有效減少建筑工程領域安全生產事故,區住房建設局采用“前端智能攝像頭+后端邊緣計算”技術,AI實時分析視頻流,精準識別未佩戴安全帽、違規動火作業、現場抽煙、未系安全帶、違規攀爬等11類不安全行為;運用姿態估計算法檢測危險動作(如疲勞作業、違規搬運)、電子圍欄技術(臨邊、吊裝、梯井等報警)、無人機巡檢(識別裂縫、連接件)等技術,生成施工現場數字化孿生模型,輔助隱患排查,同時與街道、物業等安全巡管人員“一網統管、一屏同覽、一數統合”,做到安全隱患“感知-分析-決策-執行”一站式解決。
下一步,福田區住房和建設局將繼續從工地、物業、城市更新、房屋管理等領域積極探索全鏈條數字化變革,研究組建智慧專班,采取“專班+專員+專項”工作機制,從需求側出發,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催生住建領域生產力變革,率先探索人工智能行業運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