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3月21日訊(記者 張玲 翁任瑩 通訊員 張暢)3月20日,深圳立囑庫“九載同行,守護萬家?千份自書遺囑服務送關愛”公益項目正式啟動。深圳市慈善會、深圳市慈善事業聯合會、深圳市廣電公益基金會、深圳市律協法律服務援助基金會、深圳市粉紅絲帶乳腺關愛中心、深圳媽媽網婦女聯合會等機構的領導嘉賓、媒體代表及市民代表等出席項目啟動儀式。
發布會現場。
閔齊雙介紹此次推出的公益項目服務內容。
捐贈儀式。
自書遺囑是指遺囑人親筆書寫的遺囑,屬于遺囑的一種形式,它體現了遺囑人對自己財產的自主處分權。但是自書遺囑如果要具備法律效力,還需要注意很多細節,比如必須親筆書寫全文,打印無效;又比如,只能處分其個人合法財產,不能處分與他人共有財產中不屬于自己的部分等。記者了解到,深圳立囑庫此次向深圳市慈善會捐贈了1000份自書遺囑服務,可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一對一遺囑咨詢、自書遺囑診斷服務,還可以針對不同家庭結構和財產類型提供自書遺囑模板。完成自書遺囑后,立遺囑人還可以免費享受深圳立囑庫一年遺囑保管服務,并支持憑保管憑證撤保或更新。
活動當天還同步舉辦“生命有約·大愛相傳”主題圓桌論壇,論壇以遺囑傳承為核心議題,通過多維度對話展現生命教育的社會意義。論壇由深圳市慈善事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劉國玲擔任主持,來自公益、法律、媒體等領域的六位嘉賓展開深度探討,共同詮釋遺囑服務在促進社會和諧中的重要作用。
閔齊雙在活動當天接受媒體采訪。
深圳市幸福和諧繼承服務中心理事長閔齊雙在論壇上回顧了深圳立囑庫成立九年來的輝煌歷程。她表示,深圳立囑庫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推動遺囑的普及與宣傳,通過廣泛的社區活動和公益服務,顯著提升了市民對遺囑的認知度和接受度。目前,深圳立囑庫已辦理近四萬份遺囑,服務范圍覆蓋了從“00后”到百歲老人的各個年齡層,為眾多家庭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閔齊雙現場還分享了深圳立囑庫在創新服務模式、化解家庭繼承難題方面的寶貴經驗,強調遺囑服務在促進家庭和諧與社會穩定中的不可替代作用。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和深港融合的日益加深,多元化遺產繼承需求不斷增加。對此,深圳立囑庫積極應對,于2024年成立了繼承糾紛援助中心,承接多起港澳及涉外繼承執行服務,為大灣區市民提供了專業、高效的繼承解決方案。同時,深圳立囑庫還持續提供法律咨詢、公益講座、糾紛調解等公益服務,積累了豐富的涉外繼承服務經驗,為未來的服務拓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深圳立囑庫將秉持深化服務、創新發展的理念,積極探索新的服務模式,努力將遺囑服務拓展至更廣泛的民生領域,為推動社會和諧與進步貢獻更多力量。
深圳市廣電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龐瑋則從媒體視角出發,剖析了社會大眾對遺囑認知的深刻轉變。她認為,遺囑觀念的變遷體現了社會對生命態度的理性覺醒,媒體應成為觀念的破壁者,推動社會從避諱遺囑轉向積極規劃。這一觀點得到了與會嘉賓的廣泛認同。
圖為論壇現場。
深圳媽媽網婦女聯合會主席佟曈強調了女性在家庭傳承中的不可替代角色,并鼓勵女性朋友們理性面對遺囑規劃,用愛守護家庭,讓家庭財富與情感得以有序傳承。
深圳市粉紅絲帶乳腺關愛中心的吳虹萱則分享了她在工作中與眾多面臨生命挑戰的患者接觸的經歷,深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與寶貴。她認為,遺囑不僅是法律安排,更是情感與愛的傳遞,是向家人表達愛意、關懷與期望的獨特方式。
深圳市慈善會秘書長郭云霞認為,傳承不僅僅是物質財富的傳遞,更是精神與愛的延續。慈善與傳承的結合,應注重促進社會公平、關愛弱勢群體,同時鼓勵人們以遺囑等形式,將愛與關懷傳遞給需要的人。
深圳市律協法律服務援助基金會理事長、公益律師王偉深入剖析了法律工具在保障家庭權益和實現生前愿望方面的關鍵作用。他著重指出,深圳立囑庫在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通過提供遺囑咨詢、訂立、保管、執行等一站式服務,有效減少了因遺產繼承引發的家庭矛盾,使家庭在遭遇變故時能夠更加從容應對,愛與溫情得以長久延續。
深圳市慈善事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劉國玲高度評價了此次公益項目的意義,期待這項公益項目不僅是一次愛心之舉,更是對社會和諧與家庭幸福的有力幫手。她認為,深圳立囑庫在遺囑服務與財富傳承領域的努力,不僅關乎個人與家庭的福祉,更是構建和諧社會、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基石。希望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深圳立囑庫讓大愛得以相傳,讓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本文圖片由深圳立囑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