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3月13日訊(記者 湯莎 通訊員 馮煜 李甫)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來臨之際,浦發銀行深圳分行“青騎兵”志愿服務隊以青春之姿,活躍在社區廣場、企業園區和鄉村市集,將金融消保知識潤物細無聲地送入萬家。這支由青年員工組成的志愿隊伍,積極響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深圳金融團工委號召,今年以來累計開展活動近20場,覆蓋人群超千人,為守護群眾的“錢袋子”不斷貢獻青春力量。
多線出擊,覆蓋全場景需求
如何讓金融消保知識走出銀行網點?這支“青騎兵”志愿服務隊在實踐中給出了答案:從“一老一少一新”(老年群體、青少年群體及新市民)的實際需求切入,打造多層次宣傳矩陣。
在某大型代發企業,浦發銀行深圳龍華支行的志愿者在員工下午茶活動期間開設“防范非法集資微課堂”,通過講述“月息10%的理財產品靠譜嗎”“熟人介紹的養老投資項目為何爆雷”等鮮活案例,向數百名企業員工拆解非法集資套路,“很多年輕人覺得詐騙離自己很遠,但非法集資可能就藏在所謂的‘高回報理財’里。”在蓮花山公園和翠湖文體公園的健步走活動接力點,深圳分行的青年志愿者們蹲點講解,“看到陌生鏈接一定要‘三不’——不輕信、不點擊、不轉賬。”在深汕地區的街頭巷尾,浦發銀行深汕支行的青年志愿者將定制化的“金融防護指南”送到村民手中,耐心叮囑,“阿婆,接到陌生電話別急著轉賬,先讓子女看看!”
除“3·15”集中宣傳外,該行還十分注重金融宣傳教育的常態化滲透。志愿活動不僅依托重大節點,更通過進企業財務培訓會、入駐科技峰會設置咨詢臺、健步走活動駐點接力等多元化場景,形成“月月有活動、全年不斷檔”的宣教節奏。
創新方式,讓知識更加“入腦”
通過游戲化場景搭建、方言化內容傳唱、數字化傳播矩陣等多維度創新,該行“青騎兵”志愿服務隊正在將金融知識以更“入腦”的方式貼近大眾生活。
針對易受電信詐騙的老年群體,志愿者推出“消保大喇叭”接力喊麥活動,在浦發銀行深圳蓮塘支行舉辦的“消費者權益游園會”活動中,社區老人圍著“消保大喇叭”用方言接力喊麥,“陌生鏈接莫輕點,驗證密碼要守牢”,將原本生硬的安全守則變成了阿公阿婆傳唱的順口溜。“套圈答題贏獎品”的游戲模式讓鵬興花園的廣場沸騰。在“反詐先手棋”游戲中,居民們化身“反詐棋手”,通過識別詐騙套路連成“防詐三子棋”,在對決中練就火眼金睛。浦發銀行深圳福田支行制作的宣傳折頁以漫畫風呈現《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核心條款,配合警銀聯動的案例視頻,讓普法宣傳更有趣味。
此外,該行青年志愿者還通過分行公眾號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電臺為卡通人物“小明”和“小白”配音,緊扣當下熱點,剖析典型詐騙案例,向廣大網友分享反詐妙招。
浦發銀行深圳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浦發銀行深圳分行“青騎兵”志愿隊伍將堅持“金融為民”初心,圍繞養老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新課題深化服務,為創造美好生活持續注入金融正能量。(浦發銀行深圳分行供圖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