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4年4月25日訊(記者 湯莎)為推動深圳文化體育事業發展,科技賦能十五運會,4月25日,深圳召開“展現科技含深度 賦能全運圳精彩”座談會,華為、騰訊、比亞迪、大疆等30多家高科技企業代表,深圳體育產業協會、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等多個協會代表參會建言獻策。
全運會是我國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最廣的體育賽事,自創辦之時,就一直擔負著中國體育發展的龍頭角色,是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發揮體育綜合效益的重要平臺,是全國各族人民參與體育、享受體育的一個盛大節日。經國務院批準,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擬于2025年11月9至23日在廣東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舉行。本屆運動會是新中國歷史上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的運動會。為助力高質量辦賽,深圳秉持“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早于2023年成立深圳賽區執行委員會。
根據賽事總規程,十五運會競體項目共34個大項,52個分項,401個小項,其中,廣州承擔開幕式及41%競體小項,深圳承擔閉幕式及25%競體小項。作為廣東核心賽區,深圳將落地競技體育羽毛球、射箭、游泳、馬術、自行車5個大項,毛球、射箭、游泳、馬拉松游泳、自由式小輪車、競速小輪車、藝術體操、馬術三項賽、馬術盛裝舞步、馬術場地障礙10個分項以及68個小項;群眾體育賽事方面暫定足球(十一人制企事業單位組)、門球兩個大項;殘奧承接游泳、自行車、射箭、馬拉松四個大項和飛鏢、羽毛球兩個大眾項目,賽事分布全市八個區。
以體育助推行業生態發展,建設高質量國際體育名城,將為深圳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對于深圳企業來說,抓住全運會各項體育賽事這一特定的應用場景,講好灣區故事、深圳故事,以創新元素與科技賦能賽事,不但可推動全市文化體育事業發展,更是走向全國,邁向世界的一個很好的窗口和平臺,將對深圳的高新技術企業新質生產力,尤其是數字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好的機遇。
接下來,深圳本土高科技產業的產品和前沿技術,比如人形機器人、超高清顯示、激光投影、數字化、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裸眼3D,將會大量運用到深圳賽區的各個場館和項目。此舉也將助力深圳企業將更廣泛地參與全國、乃至全球的體育賽事,擴大體育產業的市場規模。
通過科技為體育賽事做保障,深圳也將同步促進多種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全面、生動地展現深圳新質生產力的科技實力和文化底蘊,真正實現科技賦能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為新質生產力在體育領域的應用起到探索、引領和示范的作用。有北京冬奧會、成都大運會及杭州亞運會科技賦能為先例,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這些科技成果也將會得到全面推廣應用,滲透城市發展的各個角落,浸潤市民的日常生活,讓群眾感受到科技成果帶來的美好體驗,讓城市更加科技化、智慧化和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