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5月9日訊(記者 湯莎)5月9日,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召開2023年群眾體育和體育產業工作會議,總結2022年以來群眾體育和體育產業工作,并提出2023年發展目標。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一級調研員王志強提出2023年度深圳體育產業發展預期要同比增長17.8%,總產出達到1590億元。
2022年,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著力完善政策制度措施,改善群眾體育和體育發展環境,出臺了《深圳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2-2025年)》《深圳市“十四五”時期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行動計劃》,全國首創出臺了《深圳市優秀新型體育業態認定和獎勵操作規程》,印發了《深圳市體育賽事市場化辦賽申報指南和審核指引(試行)》。在區層面,南山區、寶安區、鹽田區、光明區等針對全民健身、電競賽事、高水平職業俱樂部編制了專門的工作計劃、指引、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性舉措可圈可點。
在發動全民健身方面,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按照“月月有主題,周周有精彩”的思路,市區聯動舉辦了深圳踏青日、全民健身踏歌行、線上運動月、智力運動月、深圳杯等品牌型、系列型全民健身活動超3000場次。同時,初步建成全市國民體質測試管理系統,四級健身指導網絡成效顯著,并獲評首批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城市。
在設施設備方面,2022年,深圳加快推進市體育中心技術升級改造,建成16套室外智能健身器材,建成龍華九龍山體育公園、南山深云文體公園2個體育公園,“一鍵預約”平臺新增體育場館1179所,市、區政府聯合發放4900萬元優惠券,全市各區基本建有“四大件”(體育館、體育場、游泳館、全民健身廣場),建成15分鐘健身圈。
體育產業方面,2022年,深圳加快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建設,推動體育消費創新升級。通過持續推廣“健身+消費”的促消費模式,市區聯合成功舉辦了體育消費節、棋茶文化消費節、國際高爾夫運動博覽會等等大型活動。
2022年,深圳傳統職業體育俱樂部增至19家、電子競技俱樂部已有3家。通過線下轉線上、國際轉國內等方式,深圳還舉辦了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總決賽、2022中國杯迎新帆船賽、2022年BSK籃球爭霸賽、“灣區杯”第二屆中國圍棋大棋士賽、“一帶一路”深圳象棋國際邀請賽、國際象棋特級大師對抗賽、2022“深汕杯”中國槳板俱樂部聯賽總決賽等重大賽事,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同時,助力深圳打造國際著名體育城市。此外,深圳極做好助企紓困工作,推進市場主體做大做強,協助企業渡過難關,吸引特步集團、復星體育等著名體育企業來深發展業務,多家單位與項目獲得廣東省體育產業示范單位、項目表彰。
面對2022取得的成績,王志強表示,看到成績和良性發展態勢的同時,也要認識到深圳群眾體育和體育產業事業的高質量發展還面臨諸多掣肘因素,要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明確當前發展形勢及工作思路。他提出,2023年深圳體育產業總產出預期要達到1590億元,同比增長17.8%,創造增加值620億元,同比增長17%。
今年以來,各項體育賽事全面復蘇,深圳全年體育賽事活動將達600余項,其中重大體育賽事活動近150項,目前已舉辦了2022深圳馬拉松、第十四屆中國杯帆船賽、2022深圳寶安馬拉松、首屆深圳鹽田山海馬拉松、2022-2023賽季WCBA全明星周末、2023“喜德盛杯”中國山地自行車公開賽、“鵬城杯”全國象棋排位賽、2023“深圳踏青日”文體旅系列活動等近40場重大賽事。同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今年要引進至少2項國際頂尖體育賽事,要探索市區聯動打造“十大品牌高端賽事”。在創建職業體育品牌方面,深圳現有19個傳統體育職業體育俱樂部以及5個電競俱樂部,在職業聯賽中也有越來越突出的表現。
王志強指出,2023年,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將進一步完善群眾體育和體育產業發展政策,把頂層設計轉化為推動深圳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有效動力,進一步優化細化專項資金的扶持方向和范圍,更好發揮資金的引領帶動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區加快謀劃,形成“市區聯動、錯位發展”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