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校園”
從城市、鄰里、教學、生態四個維度出發
對校園進行設計
坪山區科悅實驗小學
坪山區科悅實驗小學是一所30班小學,項目用地面積緊張,容積率高達3.3,是一所高容積校園。設計從城市、教學、鄰里、生態四個角度出發進行設計,融合區域文化特色,創造具有地域特點的校園,按國家二星級綠色建筑建設。
學校位于坪山區碧嶺街道湯坑社區湯坑北路與同富路交叉口,項目用地面積10799.71平方米,是一所30班小學,提供學位1350個。
城市
坪山是深圳客家民系聚居區,區內有大萬世居、龍田世居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客家民居,學校在設計中融入客家以及書院的概念,進行圍合式的布局,形成院落空間;圍合式布局能夠最大化的利用場地,同時創造開闊的庭院空間。
建筑整體形象的設計,是對中國傳統書架進行提煉,創造具有書香韻味的校園形象。
主入口的設計借鑒傳統客家建筑入口形式以及廣東嶺南園林的造園手法,采用圓拱型設計,通過與建筑外立面的方與圓的對比強調入口形象,增強進入校園的儀式感。入口室內裝飾設計采用時光隧道的概念,分隔校內校外空間,體現學生由家進入校園后氛圍和心情的轉變過程,學生通過光暈的隧道,調節內部心理,通過隧道后進入學習的海洋。
鄰里
校園公共設施預留了對周邊居民開放功能,運動場、圖書館、報告廳等公共設置,達到資源共享,提供公共服務。
教學
劃分校園動區和靜區空間,將舞蹈、音樂、器樂、風雨操場、報告廳等設置在一層。相對安靜的教學功能設置在其他樓層。
生態
設計融合嶺南建筑特點,設計綠化庭院空間,將自然引入建筑當中,讓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
利用架空空間、下沉式廣場和下沉庭院,結合綠色建筑設計手法,保證建筑的通風和采光,從而降低熱島效應,增強了空間舒適性。
高效利用屋頂空間設置學生活動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