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4月19日訊(記者 劉嘉敏 通訊員 杜澎)4月18日上午,羅湖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召開。羅湖區人大代表齊聚一堂,為高質量建設“灣區樞紐、萬象羅湖”奮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可持續發展先鋒城區建言獻策。“政府工作報告以實干為要,工作部署思路清晰,目標更明確、重點更突出,很有指導性和操作性。”羅湖區人大代表、深圳市天健城市更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褚海鵬剛走出會場便對記者說,報告中不僅僅能看到一串串經濟社會發展的數據和成果,一項項精準有力的政策與舉措,更是從改革發展、就業民生、教育醫療等方方面面讓我們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熱切關注和回應。
據悉,褚海鵬提出了《關于創新機制加速推進工業園區和民生設施建設的建議》的議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褚海鵬表示,目前,羅湖正快馬加鞭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可持續發展先鋒城區,在此目標要求下,要以城市更新拓展城市發展空間、釋放產業空間,而區域內的產業空間釋放必須與時代發展緊密相連、齊步向前。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要重視羅湖產業空間存在的“老、散、小”等一系列問題,建立良好的機制以產業空間釋放支撐羅湖高質量發展。
在產業空間釋放問題的實地考察中,褚海鵬發現居民群眾對民生領域的交通出行問題尤為關注。草埔東片區人口居住密度高,區域內的金稻田路是一條雙向單車道的馬路,在上下班高峰期經常出現長時間的交通堵塞,尤其是“二線插花地”棚戶區改造項目人員回遷后還會加劇此地的擁堵,加之該片區周邊的教育資源也不是很充足,成了促進羅湖整體發展和片區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東曉街道的支持下,經過長時間研究,議案應運而生。”褚海鵬表示。
“創新機制是議案最大的亮點。以政府主導,企業參與,讓廣大老百姓參與其中收獲獲得感、幸福感,最終達到利于民的效果。”褚海鵬介紹,詳細說來就是在項目產生后由羅湖區成立聯合指揮部,街道和企業共同成立聯合工作小組,在項目推進中,避免大拆大建,通過建設還利于民,從而達到產業空間的全部釋放。考慮到以往的改造和建設都是在較小范圍內開展,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難以解決,我就建議把改造和建設的范圍適當擴大。“在圍嶺公園和金稻田路片區內劃定區域,實施改造項目,使產業空間得以釋放的同時,民生問題也得到改善,讓區域內道路更通暢、教育資源更充足,從而推動區域整體發展。”褚海鵬如是說。
如何看待工業園區和民生設施建設的必要性?褚海鵬談到,其一,羅湖的發展需要通過產業空間來實現,這需要我們積極推動工業園區建設,彌補目前產業空間不足的問題,使企業來了有空間能落地,特別是落地后還能好好發展;其二,在羅湖快速發展的40年歷程中,存在著一些民生領域上的短板,現如今可以通過城市更新的方式將各方的利益統籌起來,通過工業園區和民生設施建設促進羅湖區整體快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