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0月19日訊 (記者 曹園芳)2021年10月,首部全景記錄深圳東山村時代變遷的新書《最后的“珍珠”:深圳大鵬東山村調查》由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出版。該書從深圳老村落——東山村的村民著手,以傳記體寫法講述一個個村民的人生經歷,再現了東山村的百年歷史、碼頭文化和風俗人情等風貌,以及城市化進程和保護古村落交織的故事,也是一部東山村版的深圳改革開放史。
東山村位于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轄區,史料記載,明朝末期東山村一帶即有人群居住,迄今已有超過四百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老村落。
對于不斷產生各種奇跡的深圳,東山村有著另一種“奇跡”:至今延續著古老的碼頭文化,出海打魚仍是不少村民維持生計的方式,依然在傳承的東山漁歌仍與村民生活息息相關。在這里,有深圳離海最近的媽娘廟——已有五百多年歷史的東山天后古廟,媽娘誕主祭仍是村里的頭等大事。
該書作者呂十立長期關注農村城市化和城中村問題,他和文化學者鄒小辛一起,從2017年初到2020年中,歷時三年半,采用田野調查方式,走遍東山村的大小角落,與村民一起上山下海,深入訪談,得到最真實的第一手材料,梳理出東山村的發展脈絡。
值得一提的是,該書之所以取名為《最后的“珍珠”》,把東山村比作“珍珠”有雙重含義。其一是東山村的規模采珠活動可追溯到一千年前;并在20世紀50年代建有珍珠養殖場,是當時的廣東省級國營企業,也是深圳唯一出產珍珠的地方,風光一時。其二是隨著城市更新規劃的推進,許多老村子將消失,東山村作為保存下來的老村落,得以延續城市特色,豐盈城市精神。作者對此飽有愛惜之情,提出“要像愛護珍珠一樣愛護余下不多的老村,甚至愛護老村要更甚于愛護珍珠!畢竟珍珠可以養殖,但老村無法復制!”
據悉,該書是首部深圳人文大型文庫——“我們深圳”叢書“故園家底”中的一本。“我們深圳”叢書采用非虛構的書寫方式,從自然地理和人文層面,以小切口深挖掘,發現和記錄深圳本土文化。目前,“我們深圳”叢書已經出版30本,從城市英雄、故園家底、藍天綠地、都市精靈四個板塊記錄深圳人、深圳城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