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9月1日訊(記者 林玟珊)公共住房和商品房應配置無障礙住房、導盲犬可出入公共場所、停車場里增添無障礙停車位……記者從深圳市殘疾人聯合會獲悉,《深圳經濟特區無障礙城市建設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從今日起正式實施。《條例》在全國首次提出無障礙城市理念,是全國首部無障礙城市建設立法。
“《條例》的立法是深入踐行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更高水平、更高層次、更高標準上,保障殘疾人和老年人、傷病患者、孕婦、兒童以及其他有需要者更加自主、安全、便捷地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實現融合發展,對深圳打造城市文明典范,樹立民生幸福標桿,加快建設彰顯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鄙钲谑袣埣踩寺摵蠒h組書記、理事長董秀表示。
立法保障深圳“有愛無礙”
應時而生,順時而變。在無障礙建設上,深圳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2009年,深圳在全國率先出臺《深圳市無障礙環境條例》,隨后提出“創建無障礙城市”,2018年,《深圳市創建無障礙城市行動方案》發布實施,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無障礙城市建設條例(修訂起草稿)》廣泛征求意見,擬立法助力無障礙城市建設。2021年6月29日,《深圳經濟特區無障礙城市建設條例》經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于通過。2021年9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無障礙城市建設條例》正式施行,從立法層面保障深圳“有愛無礙”城市建設。
從無障礙環境建設到無障礙城市建設,從立法保障殘疾人群體到殘疾人、老年人、兒童、孕婦、傷病患者等群體都被納入立法保障范圍,從無障礙硬件設施建設到無障礙硬件和信息服務無障礙建設的“軟硬”兼施,深圳翻開了打造無障礙城市、智慧城市的地方立法新篇章,從理念文化、器物環境、制度規則多個維度切入,使得障礙群體能夠在生活、就業、就學各個方面可就地、可指引、可避障、可融合,不斷提升殘障人士、老年人、孕婦、病患者等障礙群體的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
出行無障礙
地鐵、公交車、出租車應提供無障礙預約服務
一個簡單的坡道,一個小小的標識,一個靈巧的扶手……公共場所的無障礙設施建設,能體現一座城市的溫度。
2020年,深圳市無障礙出租車正式落地運營,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投入參與營運服務的純電動無障礙出租車。目前,深圳市民只需撥打12385或者通過微信公眾號“深圳殘疾人服務號”即可完成無障礙出租車用車預約。
《條例》在出租車用車預約基礎上,對出行預約服務機制進行進一步推廣。明確要求軌道交通、公共汽車和出租汽車運營企業應當為有需要者無障礙出行提供預約服務,依托志愿服務,為有需要者無障礙出行提供便利。此外,軌道交通和公共汽車運營企業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在車廂內外設置并使用語音和字幕報站系統、公交導盲系統,并配備上下車銜接輔助器具、提供服務。
除了構建無障礙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外,《條例》要求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無障礙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和標準要求,構建無障礙居住、道路通行等服務體系。
強化設施環境建設。明確公共住房項目和商品房項目應當按照有關標準配置無障礙住房,并優先保障殘疾人、老年人等特定人群需求。新建、改建和擴建建設項目應當按照相關標準建設無障礙設施,與建設項目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并與周邊既有無障礙設施相銜接。還明確了無障礙電梯、母嬰室及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停車位的建設要求,為有需要者生活及出行掃清障礙。
加快推進無障礙改造。明確對于已建成的建筑物、設施、場所不符合無障礙標準的,應當逐步進行無障礙建設改造,尤其是為殘疾人、老年人、兒童提供服務的場所,應當優先改造,加快補齊設施建設短板。
市民使用無障礙設施。圖由深圳市殘疾人聯合會提供。
市民使用無障礙設施。圖由深圳市殘疾人聯合會提供。
市民使用無障礙設施。圖由深圳市殘疾人聯合會提供。
信息無障礙
企業在遠程醫療、教育學習、金融支付提供無障礙支持
信息社會正以不可逆轉之勢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它在提供“有效率”服務的同時,也一度給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帶來不便,甚至形成了“數字鴻溝”。
《條例》指出要充分發揮深圳的科技優勢,加快推動無障礙城市信息化、數字化建設,以科技助力有需要者消除障礙,實現共融共享。
《條例》規定政府應當把智慧城市與無障礙城市一體規劃、同步建設,全社會應當積極推動前沿科學技術和新基建在無障礙城市建設中的廣泛應用;要求通信終端設備制造商提供無障礙信息交流相銜接的技術和產品,鼓勵企業在即時通訊、遠程醫療、教育學習、地圖導航、金融支付、網絡購物和線上約車等服務中提供無障礙支持,將無障礙化納入產品和服務的日常維護流程;鼓勵開發針對特殊群體融入社會的無障礙應用程序。
此外,加強無障礙信息交流建設,為有需要者獲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電視臺應當在播出電視節目時加配字幕,每天至少安排一次手語新聞播報;公開出版發行的影視類錄像制品應當配備字幕,鼓勵制作發行其他形式的無障礙影視作品。此外,市、區公共圖書館應當開設無障礙閱覽室或者閱讀專區,提供盲文、大字、易讀以及有聲讀物,配備語音讀屏軟件,為有需要者閱讀書籍、使用網絡提供便利。
市民使用無障礙設施。圖由深圳市殘疾人聯合會提供。
服務無障礙
導盲犬可出入公共場所
在無障礙城市建設過程中,公共服務保障和公共意識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與“硬件”建設相輔相成。
《條例》強化無障礙社會服務。明確要求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金融機構、醫院、商場、公用事業經營單位等公共和社區服務場所應當為有需要者提供無障礙信息交流服務和必要幫助,明確醫院、機場、車站等重要公共場所、緊急呼叫系統、選舉活動的無障礙服務支持,打造便捷、安全的無障礙公共服務體系。
此外,《條例》專門針對服務犬出入作出規定,明確殘疾人可以攜帶服務犬出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對于依法禁止犬只出入的場所,其管理人員應當為殘疾人及其攜帶犬只的管理提供必要幫助,并設置相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