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 深圳新聞網2021年8月31日訊(記者 郭含笑 邱婕 通訊員 朱瑩 洪鳳釵)“垃圾分類工作很難,但是我們一直在努力尋找破解難題的方法”。8月27日,深圳市垃圾分類百分百行動“百分書記”經過層層篩選、激烈角逐,最終深圳市羅湖區東門街道東門社區獲評百優社區,東門社區黨委書記熊博當選“百分書記”。8月31日,深圳新聞網記者來到了東門社區對熊博進行專訪,解密垃圾分類的妙招。
在接受記者采訪前,熊博正在一旁和同事們總結上午舉辦的垃圾分類工作宣講培訓的內容。隨后,熊博在專訪中提到,為破解管理職責發揮不充分難題,在物業方面,東門社區從建立物業成長機制入手,通過打造首個垃圾分類宣傳陣地,舉辦垃圾分類工作的宣講培訓,提升物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據悉,為推動垃圾減量,提升街區環境,東門街道曾率先提出并踐行“垃圾不落地 東門更美麗”的口號,現在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自2020年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以來,東門社區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一年來,東門社區堅持問題導向,不斷用實際行動破解垃圾分類難題。
東門社區是個高密度商住混合區,東門步行街日均人流量達30萬人次,垃圾分類工作面臨不少挑戰,而面臨這些挑戰,熊博則在專訪中向記者透露了解決垃圾分類難題的實招。
熊博表示,為破解垃圾分類知識不全面的難題,東門社區通過“源頭治理”與“群眾路線”相結合,采取建立村規民約、強化宣傳、重視培訓、組織社區志愿者行走東門多種方式,大力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為破解居民分類持續推動力不足的難題,東門社區推行家校社聯動,與深圳小學簽訂“家校社共育”共建協議書,開展垃圾分類親子體驗互動、知識講座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形成教導監督機制,讓垃圾分類成為家庭的一致行動,從而帶動家庭,影響社區。
為破解分類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的難題,東門社區聯合執法隊、物業開展垃圾分類聯合執法行動,督促垃圾分類主體落實責任,在執法檢查中,引導居民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對沒有落實到位的責令其及時整改,為穩步推進垃圾分類覆蓋工作提供了堅實保障。
緊接著,記者跟隨著熊博漫步在東門步行街的路上,看見垃圾分類督導員正在向垃圾分類知識面板前路過的行人講述著東門的故事和有關于垃圾分類的小知識。據熊博介紹,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東門社區黨委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契機,將紅色歷史學習與垃圾分類有機結合,通過組織社區垃圾分類督導員講述東門故事,帶領他們行走布吉河,認識到“綠水青山”來之不易,切身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激發督導員守土有責的熱情,堅定督導員做好本職工作的決心。
“垃圾只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垃圾分類是垃圾減量循環再利用的關鍵環節。接下來,東門社區將會更重視可持續發展,探索走出一條環境保護新路。”熊博在專訪中說道。
2020年9月以來,東門社區共開展10場垃圾分類微課堂培訓,參與居民達400余人,并入戶發放宣傳彩頁達5500份,大大提升了全民垃圾分類的知曉率與參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