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5月14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泳)“中國專利獎”是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舉辦的,是我國專利領域的最高獎項。第22屆中國專利獎評選結果正在公示,深圳再獲“大豐收”,在中國專利金獎預獲獎項目中,深圳共有4項入選,還有一項入選中國外觀設計金獎。
近年來,深圳市科技發展水平和持續創新能量,實力宏厚。13日,深圳市知識產權聯合會發布了《2009 -2020年深圳企業獲中國專利金獎數據分析報告》(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09 -2020年,中國專利金獎評選出全國優秀專利共計255件。廣東省獲得中國專利金獎50件,其中,深圳市企業獲得中國專利金獎34件,中國專利金獎擁有量約占廣東省的68 %,占全國的13.3 %。
共有16家企業得中國專利金獎
在《報告》中,深圳市知識產權聯合會對2009 -2020年深圳市企業獲中國專利金獎的數據進行分析總結,以城市擁有中國專利金獎總量作為對比指標,深層次揭示深圳市在科技創新領域中,優勢細分行業發展的軌跡。
2009 -2020年間,深圳企業各年獲中國專利金獎的數量,除2012年的第十四屆中國專利金獎,深圳企業意外沒有獲評外,其它各年份,深圳企業在全國獲獎數量保持持續穩定份額,波動幅度不大,年平均獲獎3件。
2009 -2020年間,深圳市獲中國專利金獎共34件,有16家企業獲此殊榮。2020年企業獲金獎數量增加了2家,分別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中興通訊獲得中國專利金獎數量最多,有8件專利獲獎;作為民營高科技企業代表的華為、騰訊緊列其后,獲獎專利數量都為4件。深圳市知識產權聯合會會員單位占近五成。
在獲中國專利金獎的16家深圳企業中,南山區9家獲獎企業,遙遙領先深圳其它區,全市占比56.25 %,這充分說明南山區是高科技產業的集聚區。此外,大鵬新區有2家獲獎企業,福田區、寶安區、龍崗區、龍華區和坪山區四區各占1家。
通訊行業的獲獎專利數量最多
2009-2020年間,獲中國專利金獎的深圳企業所涉及的行業領域,反映了深圳科技創新重點行業的競爭熱點和引領全國創新的高度。
《報告》顯示,從獲獎深圳企業所在行業分布情況來看,獲獎企業主要集中在通訊、互聯網家電、互聯網、新能源汽車、芯片、智能機器人等新興高科技產業;同時,傳統產業中的醫療器械、塑膠、生物醫療、電器、電腦硬件、醫藥、核電等領域也有領先的創新發明。在行業分布上也算得上是全面開花。
其中,通訊行業的獲獎專利數量最多,為13件,約占總數的38.23 %;通訊、醫藥和互聯網三大行業的獲獎專利數量合計占總數的67.57 %。這都是深圳的強項。
近十年間深圳市企業獲得中國專利金獎的最高數量為4件。在經過2019年的小幅度下降后,2020年獲獎企業數量重回頂峰,但仍未超過4件。可見深圳企業在專利發明方面還有很大上升空間。
第22屆中國專利獎中國專利金獎預獲獎項目中,深圳共有4項入選。深圳市知識產權聯合會專家分析,深圳重點企業在研發創新方面繼續保持領先優勢,特別是一些老牌企業,如華為、中興、騰訊等核心重點企業表現穩定,依然是各類專利榜單的常勝將軍。首次登上專利獎榜單的深圳企業閃亮登場,充分表明深圳的新生科技創新力量踴躍冒尖,越來越多的生力軍突破本領域的創新禁區,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優質創新環境是金獎產生的沃土
《報告》指出,深圳有著良好的營商環境,市場機制靈活,市場主體釋放出活躍能量。根據《2019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深圳在國內35個大中城市營商環境指數排名中,深圳從2017年的第三名,躍升為第一名。
創新環境方面,深圳政府財力雄厚,財政資金對科技研發投入巨大;此外,深圳大規模引入社會資本、金融服務等多樣化融資渠道,扶持眾多中小微科技企業發展,形成旺盛的生態環境。
產業鏈方面,深圳擁有科技創新最優質的土壤,良好的科技產業基礎和完善的供應鏈,為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產業鏈支撐。
知識產權意識方面,深圳市全面推進知識產權戰略。這主要表現在不斷完善的政策措施、持續的宣傳推動、知識產權環境整體提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先后成為全國首批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深圳在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方面始終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知識產權各項數據均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讀特新聞+】
2020年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獎金獎預獲獎名單
專利名稱:一種測量參考信號的信令配置系統及方法
專利權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專利名稱:左心耳封堵器
專利權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專利名稱:一種抑制骨傳導揚聲器漏音的方法及骨傳導揚聲器
專利權人: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專利名稱:一種數據傳輸方法、系統及相關設備
專利權人: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原標題《深圳市企業累計獲中國專利金獎34件,獲獎數量約占廣東省的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