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4月22日訊(記者 李慧 通訊員 石鵬 劉啟云)4月22日,羅湖區寶豐苑PPP項目暨國壽·悠享家健康護老中心正式開業。據悉,該項目通過采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模式,引入國壽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優質的養老服務運營資源,建成了羅湖養老服務領域的首個PPP項目,探索出一條政企合作,互利共贏的新路徑,對羅湖養老服務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當天上午,羅湖區委書記羅育德,國壽健投黨委書記、總裁孔德昌,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長陳文清,國壽健投黨委委員、副總裁王旭,羅湖區副區長陳龍興等領導共同見證,羅湖區民政局、區衛健局、區機關物業辦、東曉街道辦、羅湖醫院集團,項目方國壽健投、國壽嘉園及中國人壽各在深機構負責同志,以及社區長者代表等出席活動。
中國人壽各在深機構特意為即將入住的長者們捐贈了鋼琴、助浴床、助浴椅、保溫餐車、病歷車等設施,表達對長者的殷切關心,以及對養老事業發展的大力支持。
環境溫馨舒適
養老服務供給優質
據了解,羅湖區寶豐苑PPP項目暨國壽·悠享家健康護老中心位于羅湖區東曉街道1001號寶豐苑C座,背靠深圳圍嶺公園、緊鄰翠園中學東曉校區,場地總建筑面積近4000㎡,共設有70間雙人房,140張養老床位,其中59張普惠性養老床位。
走進中心內部,淡淡的色調營造出溫馨舒適的氛圍,讓來訪的人不自覺感到放松。護老中心的負責人介紹,中心內部設置有醫療室、護士站、心理咨詢室、公共活動區域、棋牌室、長者飯堂等多個功能區域。針對不同照護需求的長者分樓層管理,設有自理區、半護理區、認知障礙區等樓層。整體設計上“去醫院化”、“去酒店化”,在各個細節融入適老化設計的同時體現家的溫暖。老人居住的房間均設獨立洗手間,訂制了帶護理功能的居家風格護理床,配置了24小時緊急呼叫鈴、防摔倒自動感應系統、自動感應夜燈、空調、電視等生活護理設施,可為入住老人提供長期托養,康復護理、休閑娛樂等優質的服務。
在開業儀式上,羅湖區民政局與國壽·悠享家健康護老中心簽訂了安全生產、消防工作責任書,為保障入住長者安全、關注長者需求層層壓實安全責任。
發揮政企合作優勢
享受高質量養老服務
羅湖區寶豐苑PPP項目是羅湖區養老服務領域的首個PPP項目,在養老服務領域的政企合作方面具有先行示范性。通過資格預審、磋商評審、系列合同公示、合作協議簽署、《ROT合同》簽訂等環節,于2020年4月確定了央企中國人壽在深圳全資設立的專業化公司——國壽社區健康養老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為中標單位,承接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國家層面一直鼓勵倡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推進養老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養老機構提質增效。羅湖區政府結合轄區實際,通過專項調研,創新應用PPP模式建設寶豐苑項目。一方面,在養老領域采用PPP模式能夠有效解決項目建設資金來源,緩解政府財政壓力和社會壓力;另一方面,能夠降低投資風險,提升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供給的積極性。政府部門和社會資本相互取長補短,發揮優勢,最終使居民在合理價格內享受到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實現互利共贏。
深化醫養結合
提升醫康養服務水平
此外,在開業儀式上,羅湖醫院集團與國壽·悠享家健康護老中心簽訂了醫養結合服務合作協議,依托羅湖醫院集團的雄厚的醫療實力,以養老服務機構為平臺,以老年人服務需求為導向,以醫療機構及專業醫護團隊為支撐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有針對性地為中心入住的老人提供醫療、護理、康復、保健、心理等專業的咨詢、指導、培訓服務,進一步提高養老機構的照護水平,讓長者真正住得安心、住得放心。
據了解,目前羅湖的5家養老機構均與醫療服務機構簽訂了醫養結合服務協議,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覆蓋率達100%,這意味著中心入住的老人能得到專業的醫療服務,健康養老得到了切實的保障。
聚焦群眾所切
構建高水平養老服務體系
近年來,羅湖立足轄區實際,著力構建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
通過拓寬居家養老補助范圍、全面開展長者助餐服務、試點家庭適老化改造等措施,夯實以家庭為核心的居家養老服務。為積極打造高密度城區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2020年通過升級改造建成全區首家示范性街道長者服務中心——翠竹街道長者服務中心,并探索共建共享“漁邨模式”,將社區長者服務站融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體化建設,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即可享受“一站式”的專業養老服務。
針對轄區股份合作公司有著一定體量集體土地、物業資源的現實情況,推動黃貝嶺村股份公司與羅湖醫院集團達成合作,由村股份公司出資,醫院集團專業團隊承接運營,成功打造了羅湖醫養結合新樣板——黃貝嶺養護中心,在全市先行先試,探索出了政府和社會資本雙贏的有益做法。
羅育德表示,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發展養老服務產業,是羅湖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羅湖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相結合,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未來將持續聚焦“老有頤養”的目標,加快建設小規模、嵌入式的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帶動養老產業快速發展,構建高品質的城市養老服務體系。
對標老有頤養
樹立民生幸福標桿
據羅湖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積極落實《深圳市構建高水平“1336”養老服務體系實施方案(2020—2025年)》規劃要求,多方摸底排查,物色合適場地,結合羅湖人多地少的實際情況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推進街道長者服務中心及社區長者服務站的設施建設。在各街道及社區推廣“漁邨模式”,將養老服務有機嵌入多功能、復合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同時,依托養老機構的專業服務,輻射周邊社區,提升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公共服務,實現醫養、康養和樂養生活深度結合。預計在未來幾年內,羅湖區各街道將實現街道長者服務中心全覆蓋,老齡化社區實現社區長者服務站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