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一直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低溫燙傷!
2020-12-10 15:49
來源: 晶報

天冷一直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低溫燙傷!

人工智能朗讀: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0日訊 低溫還能燙傷?溫吞吞的熱水袋,就有可能是“元兇”!燙傷還不好愈合?涂醬油、抹牙膏只會雪上加霜!

不燙卻能傷人

尤其老人和小孩

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于皮膚溫度的物體造成的慢性燙傷。舉個例子:

45℃的低熱物體接觸你的皮膚30分鐘以上,就有可能出現燙傷!

這種特殊的燙傷還很容易被忽視。冬天,很多家長怕小孩冷,會在被子里放個取暖“神器”——熱水袋、熱寶寶,或是直接用上電熱毯。一旦使用不當,這些“神器”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甚至于我們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導致其發熱后長時間接觸皮膚,后果也很嚴重。

嬰幼兒、老年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往往因感覺反應較遲鈍,成為低溫燙傷的“高危人群”。

盡管這類燙傷的創面面積看上去較小,早期大多只是紅腫、水泡、發白,但實際可能損傷深至皮下組織、肌肉等。嚴重程度主要取決于接觸熱源的時間,時間越長,皮膚受損程度越重。

四肢是平時使用取暖工具較多的部位,但由于四肢血液循環較差,若老年人伴有糖尿病、中風后遺癥等疾病,更容易導致創面難以愈合,形成慢性潰瘍,并因此留下疤痕。更不妙的,甚至有需要植皮治療的情況。

畫重點:冬天取暖如果一定要用熱水袋,請在熱水袋外面裹上毛巾,避免與皮膚直接接觸。老人和小孩睡著后,要幫他們把熱水袋拿開。

燙傷急救大法

脫離熱源迅速降溫

年輕人的低溫燙傷,通常發生在使用電子設備時。所以,如果發現電子設備溫度異常,要立即停止應用,充電器的插頭及時拔掉,避免不經意間的低溫燙傷。

除了低溫燙傷,剛做好的飯,剛倒的開水,熨衣服的水蒸氣,同樣也可能把人燙傷。此時你要掌握的,就是燙傷急救大法!

燙傷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接觸時的最高溫度和接觸時間!所以記住這兩點:脫離熱源,迅速降溫。

然后,利用現場條件迅速開啟“沖、脫、泡、蓋、送”五大急救步驟。

沖:脫離燙傷源頭后,迅速把燙傷部位放在自來水的水龍頭下或者花灑下,進行流動水、冷水沖洗。沖洗時水壓不能太大,沿燙傷部位周圍進行淋洗。沖洗時間約30分鐘,或創面無痛感即可。

脫:在沖洗過程中,同時脫去燙傷部位的衣物。脫衣服時需邊沖洗邊脫,盡可能用剪刀把衣物剪開。不可硬拽衣物,避免皮膚大面積剝脫。

泡:泡是冷療的一種辦法。脫去衣服后將創面浸于冷水中浸泡30分鐘。大面積燙傷的患兒和老人應注意浸泡時間,避免受涼。

蓋:浸泡過后要覆蓋創面。如果條件允許,就用無菌紗布覆蓋。注意!不要使用掉毛的毛巾了。

醫:對于起水泡或者較大創面的創傷,在急救處理后要迅速送往有救治燒傷、燙傷能力的醫院進一步處理。

畫重點:低溫燙傷怎么處理呢?當然是要脫離熱源,迅速降溫!還是建議冷水沖洗傷口,之后觀察創面情況。如果出現水泡,或者創面明顯較深、創面皮膚發白等情況,一定要到醫院做進一步處理。

父母長點心吧

奇葩偏方千萬別信

孩子被燙傷,有的家長會給孩子涂醬油、抹牙膏。殊不知,這么做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

1.傷口上涂抹牙膏、醬油

答:不可以!涂抹牙膏無益處,還會增加創面恢復的難度。涂抹醬油會加重創面脫水、損傷。顏色掩蓋創面,還會影響醫生對創面情況的判斷。

2.燙傷后抹紅藥水或紫藥水

答:不可以!紅藥水是含2%紅汞和98%酒精或水的酊劑,可用作殺菌劑,含重金屬汞,且殺菌效果較差。紫藥水會在燙傷創面結一層痂,導致創面情況被掩蓋,藥水的顏色也同樣會影響燙傷創面的判斷。

3.用冰塊代替流動水冰敷

答:不可以!燙傷后的皮膚組織沒有表皮保護,變得更加脆弱,直接冰敷更容易凍傷皮膚。

遠離燙傷,信偏方還不如信自己!把預防工作做在前面。

1.在家庭生活中告知孩子遠離廚房,尤其在熱油鍋的時候不要讓孩子靠近。

2.用熨斗或掛燙機器時,注意不要讓孩子單獨留在機器旁。一定要告知孩子遠離燒紅的物品及冒蒸汽的物品。

3.家中不要存放強酸強堿等化學物品。

4.給孩子洗澡時,牢記浴盆中先放冷水再放熱水調溫。

[編輯:孫遜]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亚洲中文字幕永远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在线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在线 |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白丝袜 | 亚洲日韩最新一区二区三区 | 一色屋任你精品亚洲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