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深圳市政協2020年第5場委員議事廳在深圳市政協禮堂舉行。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27日訊(記者 趙文碩 張喆 何潤)深圳在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領域保持領先態勢,新時代新形勢下,危機與榮耀同行。在全球科創賽場上,深圳要推動更多提升知識產權競爭力的政策盡快落地,打造創新高地。9月27日下午,深圳市政協2020年第5場委員議事廳聚焦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營,來自深圳民建市、區兩級的政協委員和相關領域專家,圍繞深圳知識產權取得的成績、面臨的困難以及如何激發知識產權創造力展開熱議。直播活動全程72分鐘,吸引了超過72萬網民一起“云議事”,為深圳在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營方面先行先試建言獻策。
本期《委員議事廳》由深圳市政協主辦,民建深圳市委會承辦,深圳新聞網協辦,深圳市政協副主席、民進市委會主委陳倩雯,深圳市政協副主席、民建市委會主委、市建筑工務署署長喬恒利,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曾堅朋出席了本次活動。
(直播回放地址:委員議事廳第5場:保護知識產權,建設創新高地)
委員現場與主持人互動,就知識產權保護提出自己的建議。
刷新榜單 深圳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績效憑啥全國第一?
2019年,深圳在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績效考核全國排名第44位,時隔一年,深圳躍居榜首?!斑@個第一來之不易?!泵窠ㄊ形瘯瘑T、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主任宋洋介紹到,1985年,深圳第一件發明專利誕生。2019年深圳全年專利總量共計261502件,對比1985年的16件,實現了16374倍增長,遠高于國內464倍,全球3.3倍的增速。高發展速度下,華為、騰訊、比亞迪、大疆等企業迅速崛起,享譽全球。
宋洋認為,知識產權是科技創新的第一動力。
深圳自建立經濟特區以來,就致力于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和制度建設,充分運用特區立法權,先后出臺了《深圳經濟特區知識產權保護條例》和修正案等系列地方性法規。
“立法的過程是持續不斷的?!泵窠ㄊ形瘯敝魑?、龍華區政協副主席、市政協委員王志毅說到,據不完全統計,自特區成立以來,深圳出臺的支持創新發展、與知識產權相關政策法規超過40項,其中2019年出臺的《深圳經濟特區知識產權保護條例》標志著深圳市關于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的政策法規體系達到了嶄新的高度。”這些法規極大地激發了企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后來民營科技企業群體的崛起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騰飛注入了活力?!?/p>
“信心、決心、耐心”,是王志毅給深圳知識產權工作的關鍵詞。
“深圳知識產權保護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它所帶來的國際聲譽,是和特區40年的發展‘同頻共振’的。”數字是最有力的證明,民建市委會委員、羅湖區政協常委張鵬是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科研處副處長、研究員,他在現場公布了一組數據:深圳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06.3件,為全國平均水平的8倍!有效發明專利維持5年以上的比例達85.22 %,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截至2020年6月,深圳擁有科技型企業超過3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量超過1.7萬家,居廣東省第一、全國大中城市第二。
5G技術、互聯網、基因測序、3D顯示、柔性顯示、新能源汽車、超材料、無人機……大批量高質量專利技術的創新能力處于世界前沿,深圳科技企業成為知識產權創造與產業發展的主要貢獻者。
張鵬感慨說,“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我認為深圳在知識產權全方位、全生態、全鏈條的布局上,到知識產權的股權融資、質押融資,包括未來的證券化等已經構建了非常完善的、非常有能量的體系?!?/p>
張鵬給出的關鍵詞是“厚植土壤”。
任重道遠 深企知識產權保護運營還有很多路要走
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中國企業海外維權問題愈發凸顯,壓力山大?!八麄兲y了!”民建市委會委員、深圳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南山區政協委員趙明昕有感而發。他發現,企業在國內也頻繁陷入知識產權保護困境。大部分企業寧愿“私了”,也不愿意上法院討說法,間接損失、延時損失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也頗為深刻。他建議,要加大侵權成本,對惡意侵權適用懲罰性賠償。
民建市委會常委、北京市競天公誠(深圳)律師事務所資深合伙人、福田區政協常委周璇贊同趙明昕的觀點,她建議政府在證據保全上可通過先進技術手段解決,借鑒日本以刑罰打擊侵權犯罪。
周璇認為,今年7月深圳發布了新修訂的《深圳經濟特區知識產權保護條例》就通過立法大幅提升了侵權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對深圳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持。
趙明昕認為,知識產權的價值“重在應用”。
周璇是網友眼中金句不斷的“法律姐”,她從法律人的角度提出的知識產權關鍵詞是“善用法律”。
民建市委會委員、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智能海洋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汪洋分享了韓國與美國在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方面的舉措,如政府出錢為企業提供后援支持、利用民間組織為企業維權提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些經驗都可以為深圳所用。
深圳企業要想“走出去,不挨打”,宋洋的建議是:深圳可以設立海線外維權基金,鼓勵企業建立專利池,成立維權應訴聯盟,購買重要專利。建立深圳海外維權應對中心提供“一對一”服務,化解企業出海風險。
“海外維權都是坑,除了坑還有板磚!”周璇一席話引發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她認為,企業在海外維權時,要了解海外法律政令,善用中國律師和海外律師,遵循中國的法令,背靠祖國強大力量支持,才能保護好自己的知產權利,無往而不利。
汪洋認為,“知識產權就是生產力”。
估價難、交易難、變現難,面對知識產權三個痛點,怎么開藥方?民建市委會委員、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務所所長、南山區人大常委王艷梅分析說,部分企業前瞻布局不足,核心專利少,將申請到專利視為取得了科研成果,隨后束之高閣,未將其推入市場,發揮出知識產權的真正價值。
周璇認為,深圳以效率為先,要效仿美國的《拜杜法案》杜絕“原創”的閑置,杜絕過度保護,如果沒有在特定時間內使用該知識產權,政府有權移轉相關知識產權給第三方使用并獲益。
王志毅則從另一方面做了提醒:導致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營存在困難的另一個原因是知識產權管理人才、運營人才短缺,這也是現階段深圳要著重解決的問題之一。
王艷梅希望深圳能夠在知識產權的證券化方面進行探索,讓“知識更有價”。
如何先行示范?委員現場獻策深圳激發知識產權創造力
中國融入國際經濟競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對于企業和國家都極為重要。如何進一步發揮深圳先行示范作用,厚植創新土壤,激發深圳的知識產權創造力?各位委員嘉賓都貢獻了自己的智慧。
“固本培元,抓住‘雙區驅動’歷史機遇?!睆堸i提出,政府要發揮政策引領作用,引進并用好高端科技創新平臺,厚植深圳創新土壤,在未來10年、20年培育生態化、高起點的復合型科技創新體系;緊抓大灣區政策及市場的發展優勢,吸引港澳優秀技術和專利在深圳落地;通過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創新體制機制,釋放知識產權擁有者的活力。
汪洋建議說,企業要規劃、協同、共享發展。深圳擁有大量創新型企業,政府如果進一步加強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投入,未來,隨著法規的進一步完善,深圳的科創熱情和力度將再創新高。
周璇希望政府要鼓勵企業抱團參與國際競爭,開展海外維權、運營。此外,要創建中方主導的國際性知識產權的相關組織,在全球布局,化被動為主動。她還建議,要對深企出口重點區域和領域提供知產分析預警公共服務。
“知識產權的應用最大的問題就是‘缺錢’。”趙明昕提出了兩條破局路徑,包括建立完善有公信力的價格評估體系,讓知識產權成為貸款擔保財產;政府和業界共同努力,擴大知識產權保險覆蓋面,讓知識產權得到保障。
對此,王艷梅現場舉牌贊同。她說,證券化可能是提高知識產權轉化率的最好抓手。在知識產權證券化過程中,還需注意建立知識產業遴選機制、甄別知識產權的真正核心價值、構建交易市場機制、交易后的專利變現等問題。
72萬網友在線互動 專家視頻連線答網友“變現”難題
直播活動全程72分鐘,吸引了超過72萬網民一起“云議事”,為深圳在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營方面先行先試建言獻策。網友們也用彈幕評論形式,提出了不少問題?!爸R產權如何變現?”主持人從彈幕中選擇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現場連線中國(南方)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執行總裁于俊義,請他給出解決方案。于俊義建議說,知識產權變現方式包括權利的許可、轉讓和交易,還可以將知識產權作為抵押物實現貸款融資、股權投資以及知識產權證券化融資。此外,通過維權訴訟,收取侵權方的調解費或賠償費,也是變現的一種途徑。
如何破解知識產權人才短缺難題?王志毅提供了4條建議:選擇有金融、法律背景的復合型人才;全社會參與人才的培養和培訓建設;有效使用人才,搭建平臺或明確職責、充分授權;企業制定制度化獎勵辦法,物質與精神相結合,政府也要考慮指定兼顧知識產權人才的人才政策性。
“建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就是保護知識產權。”王艷從制度層面提出了建議,比如聯合發明家、學者、企業家等共同規劃布局;建立知識產權專項發展基金,對專利研發、專利競爭力的提升提供支撐;培育大量的知識產權研究機構,為政府提供支撐和決策參考。
“沒有知識產權保護的企業就像是在裸奔。”宋洋總結說,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深圳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全社會要共同發力,在知識產權領域要“尋保護、大布局、深運用、全服務”。只有這樣,才能把深圳建設為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
一場直播下來,臺上的嘉賓成了網友眼中的知識產權網紅,“法律姐”“專利哥“金句不斷,網友也熱烈跟評?!斑@場議事的話題對現在的企業來說太有必要了!”“深圳企業專利這么多,很多證書都有滿滿一面墻,要讓這些證書產生價值?!?/p>
不少網友緊追議事話題,對深圳寄予厚望,“這個事兒只能不斷摸索著創新,看看深圳能不能闖出一條新路來,看好你哦!”“愿深圳率先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將其推廣至全國,真正為中小企業謀福利!”。
現場連線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