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深圳人來說,昨日最大的教育新聞無疑是中考錄取分數線公布。
根據深圳市招生考試辦公布的2020年高中階段學校第一批錄取標準,我們可以從中發現一些有意味的教育變化的脈絡。
除了更多普通高中開展2020年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職業教育吸引力持續增強、更多優質普高指標生分配改革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變化外,最引人關注的變化是,今年中考錄取分數線較之去年穩中有降。
以傳統的四大名校錄取線為例。深中433、深外和深高430、深圳實驗學校429分。而去年,深中的錄取分數線為439分,深圳實驗學校為436,深外433,深高432分??此浦挥袔追种?,中考競爭的激烈程度多少因這幾分而稀釋了。
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應該與擴招有關。深圳今年新增6所普通高中,原有普通高中也通過挖潛擴招增加學位。今年深圳市普通高中招生計劃與2019年比較,公辦普高招生比原計劃增加了6047人。
這多少有助于緩解家長的焦慮感。事實上,這些年來,由于公辦高中學位競爭堪稱白熱化,所謂的教育焦慮某種程度上可以歸結為中考的教育焦慮。也正是因為這樣,深圳近些年來在大力彌補高中學位不足的短板,包括興建多個高中城。高中學位若能進入相對理想的動態平衡點,將使家長乃至整個教育獲得更從容的心態。
當然,具體到學校與學校之間,競爭仍然激烈,尤其是名校與名校之間,相互咬得很緊。比如“四大”之間,最高的深中與最低的深圳實驗學校相差只有4分。而長期以來,這四所名校的分數座次也是動態變化的,可謂高手過招,難分伯仲。
值得留意的是,第二梯隊名校的追趕勢頭頗猛。比如,寶安中學與紅嶺中學的錄取分數線均為426分,與第一梯隊的“四大”的差距已越來越近。如果我們可以展開大膽想象,未來某一天,傳統的“四大”會不會出現新面孔?這并非不可能。至少,隨著黑馬的出現,傳統的“十大”座次近幾年已經出現了變化。
近些年來,深圳的普通高中名單中不斷會出現新的令人眼前一亮的名字,如去年的人大附中深圳學校,如今年首次招生的南方科技大學附屬中學,該校的錄取分數線為413分,顯然家長與考生對其認可程度并不低。而未來,它的目標是辦成深圳頂尖、全國領先、國際知名的卓越高中。
一方面,通過擴招保證更多孩子享有優質公辦高中教育;另一方面,鼓勵各校之間開展良性競爭,用實力說話,用分數線證明自己。如此,深圳教育將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