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新聞>圳見>

評:別忽視了深圳的這些“垃圾分類員”

條評論立即評論

評:別忽視了深圳的這些“垃圾分類員”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昨天拿了一大堆垃圾到樓下,剛準備分類投放,一位大嬸笑著走過來說:“交給我吧,放下就行了!”大嬸先是從垃圾中摘出了紙質物品,然后又把瓶瓶罐罐攏到了一堆,剩下的再分好類。

昨天拿了一大堆垃圾到樓下,剛準備分類投放,一位大嬸笑著走過來說:“交給我吧,放下就行了!”大嬸先是從垃圾中摘出了紙質物品,然后又把瓶瓶罐罐攏到了一堆,剩下的再分好類。

再過些天,《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就要正式實施了,怎么把垃圾分類真正做到位,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在一些國家,推行垃圾分類用了幾代人時間,我們現在開始推行垃圾分類,當然也需要時間,也會遇到這樣那樣困難。

比如我發現一些小區雖然也有分門別類的垃圾桶,但這些垃圾桶的投放口都極小,碰到大一點的紙箱、泡沫盒等等,根本無法投放,如果硬塞進去,整個垃圾桶都會被堵住,諸如此類的情況可能還有很多,但這樣的小梗阻,就可能讓垃圾分類形同虛設……

在我看來,要搞好垃圾分類工作,有一股力量應該給予高度重視,那就是小區清潔工或者一些曾經的拾荒人員,他們其實就扮演著“垃圾分類員”的角色,很多在分類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都可以由他們解決。

中國最早踐行垃圾分類的應該要算早期的“拾荒者”,他們會將收回來的垃圾分門別類,然后出售給垃圾回收站。如今“拾荒者”少了,但因為城市居民垃圾中許多都極具回收價值,因此很多小區的清潔工事實上扮演了“拾荒者”和“垃圾分類員”的角色。

一位在餐飲連鎖企業工作的朋友對我說,他們的一些門店員工為了省時省力,每月會一起湊個幾百塊錢找個清潔工幫他們做垃圾分類工作,這樣的做法,也算是一種有效率的市場行為吧。

那么在推進垃圾分類的過程中,是否可以考慮吸納清潔工或者拾荒者的力量,并讓其發揮最大的效能呢?我想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如果既能夠把垃圾分類工作落到實處,做好、做細,又能夠減輕相關機構和個人負擔,還能夠增加一部分人的收入,這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探索。

白貓黑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搞垃圾分類當然需要全民動員,但也可以因地制宜,讓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彭健)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劉婷]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天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字二区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丨 | 亚洲自产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乱码人人爽人人澡 | 最新理论片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