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深圳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上,《深圳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實施方案》審議通過。這是深圳文化建設史上乃至整個城市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根據該方案,深圳將構建六大體系,把深圳建成精神文明建設典范、國際時尚創意之都、公共文化服務標桿、文化創意產業先鋒、世界級旅游目的地以及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一種嶄新的文化圖景,正在時間軸上向我們徐徐展開。
文化建設,一直被深圳擺在十分重要的發展位置。自2003年在全國率先確立“文化立市”戰略以來,深圳的文化創意產業以年均接近25%的速度快速發展。尤其是“十三五”以來,深圳文化在新起點上不斷謀新篇布新局。2019年的深圳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圳要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增強城市文化影響力。這進一步拓展了人們關于深圳的文化想象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底,《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出臺。它是城市文化建設的“規劃圖”、文化創新發展的“施工圖”,某種程度上,也是深圳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
比如,該“2020方案”提出,“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城市精神體系”,文明建設正是其中重要內核。2017年,深圳榮獲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2019年,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中,深圳的成績大幅度提升,得到中央文明辦的通報表揚;如今,深圳正朝著“六連冠”的目標邁進。
深圳是全國第一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計之都”稱號的城市,并由此形成“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創意”等“文化+”的產業發展新業態,成為文化創意產業新的增長點。2017年4月,首屆深圳設計周舉辦,如今已成為新的城市文化名牌,為深圳打造國際時尚創意之都夯實了地基。
說到建設公共文化服務標桿,不能不提及的是,深圳在2017年率先在全國首發城市文化菜單,迄今已連續三年發布。在這樣的“文化菜單”上,從開春到年末,市民每個月都可以享受到不同主題的精彩活動,“文化月歷”已初步成型。它極大地張揚了市民的文化權利,也是市民通往高品位的“入場券”。
此外如文化創意產業先鋒、世界級旅游目的地以及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建設,近年來都是深圳的發展著力點。隨著《深圳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實施方案》的審議通過,深圳的上述六大體系建設將進一步提速。
城市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文化的競爭。深圳要建設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就要不斷提升城市的文化影響力和綜合實力。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深圳文化創新2020”的沖刺收官之年。站在這樣的時間交匯處,我們似乎看到了城市文化更遼闊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