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終于復工了!國家電影局通知,“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昨日上午9時半,深圳影城復工后的首場電影《照相師》在百老匯電影中心放映。
這也意味著,看電影這樣一種已經暫停了半年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回歸。受疫情影響,很多行業一度紛紛停擺,而電影院是極少數幾個最后復工的行業之一。它的復工,有一種較強的象征意味,象征被疫情打亂的生活節奏已大體上全面恢復正常。
很多影迷為此有點小激動,甚至有深圳影迷說想“拿個睡袋睡在電影院”。這種心情可以理解,我們也可以期待,用更多電影來裝點我們的休閑時光。但需要提醒的是,與此同時,無論是影迷還是影院從業者,疫情防控的弦千萬不能松。
從全球的情況來看,疫情并沒有緩解的跡象。國內疫情局勢要好很多,但仍然余波未散。從公開報道來看,新疆近日突現疫情,被指與一起聚集性活動相關聯;香港疫情更是令人擔憂,新一波疫情過去兩星期從7月5日至18日,已出現519例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形勢非常嚴峻。
也因此,影院復工后的疫情防控要擺在更重要的位置。畢竟,影院屬封閉性場所,影廳內空氣不流通或流通性不佳,增加了群體感染的風險。
應該說,深圳在影院復工的疫情防控上下足了功夫。比如,就在昨日,龍崗區正式下發《關于有序推進龍崗區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并發布電影院恢復開放工作指引。通知與指引中關于疫情防控的規定非常詳細——恢復開放的電影院將調整售票方式,全部采取網絡實名預約、無接觸方式售票,并實行交叉隔座售票,保證陌生觀眾間距1米以上,且每場上座率不得超過30%。
同時,影院還需配備口罩、手套等防護物資,在洗手間配備洗手液及消毒用品,為員工和觀眾提供必要防護保障。此外,電影院須減少放映場次,日排片減至正常時期的一半,每場觀影不超過兩個小時,并延長場間休息時間,對影廳充分清潔與消毒,不同影廳錯時排場,避免進出場觀眾聚集。
這樣的舉措很給力,但關鍵是要落實到位,要避免出現“前緊后松”的情況,也就是剛復工時能繃緊防控弦,但時間稍長,便開始松懈大意,一些措施在執行上開始打折扣。尤其是嚴格控制人流這一點千萬不可忽視。如果影院經營者急于挽回之前的“損失”而突破了這樣的底線,無疑會放大安全隱患。也因此,有必要同時出臺相關懲罰細則,為違規者戴上“緊箍咒”。
總之,影院復工一方面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抗疫信心、生活恢復正常的信心;另一方面,防控措施要從嚴從細,避免讓病毒借機“復工”。